在传统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着重强调关节制动与卧床休息,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运动疗法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正确的运动模式活动病变关节,实施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已成为管理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研究显示,运动不仅可缓解疼痛、提高肌力和耐力,还能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消除关节肿胀。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与紧张情绪。
运动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正向意义疾病早期可保持关节功能和肌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防止软组织粘连、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畸形。
在疾病慢性期可松解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修复受损关节使之恢复功能,并使肌力和耐力得到增强和恢复。
康复锻炼能使骨骼在运动中承受体重压力和肌收缩张力,可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加强骨的支撑承重力。
晨起适度的身体活动,能够减轻或消除因夜间卧床静息、关节液粘稠度增加而导致的晨间关节僵硬、肌肉酸痛感。日常活动训练,可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残疾。
不同疾病时期的“运动处方”急性发作期:
患者急性发作期,关节部位肿胀、疼痛、僵硬非常明显,此时应卧床休息,床垫不宜太软,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采取仰卧前臂旋后的体位,尽量让膝关节、髋关节保持伸展位。在此期间的适度运动是有益的。
1.取卧位、坐位或靠坐在床头,作肘膝关节屈伸、指腕关节舒展和屈曲等动作的练习。练习时,每次肌肉持续收缩保持5-10秒,每3-5次为一组,每天练习两三组。
2.取仰卧位,全身放松,两手放在小腹部或胸廓部,缓慢且用力进行深呼吸,呼气和吸气时两手向下轻压腹部或胸部。情况较好者也可取坐位练习。
3.每日早上睡醒后用41℃左右的温水浸泡僵硬的关节,适当进行按摩10分钟;每晚睡觉前温水浸泡手足20分钟。
稳定期:
避开晨间关节僵硬的时段进行。动作不可过多重复,尽可能活动到关节最大功能范围,以稍微超过关节活动范围、不引起疼痛或略感疼痛为度。
1.头颈部运动:按米字的书写笔画及其顺序,作八个方位的旋转;
2.上肢运动:上肢向前伸与肩同高,右手在上,左手在下进行交叉,反之再交叉一次后双手击掌2次,双手抱脑后,然后上肢放下为一整套动作,重复4次动作;
3.双手指运动:双手各指并拢伸开置于胸前,双手指互相抵压1分钟后双手前伸,手指握拳伸张15次;
4.扩胸运动:双臂展开做扩胸动作,并做深长呼吸,每次舒展胸廓时间为3分钟;
5.腰部运动:做弯腰、侧腰动作,时间为3分钟;
6.下肢运动:在床上做类似蹬自行车的蹬腿动作,运动时间为3分钟。
除此之外,可以选择部分有氧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较高强度的运动如骑行、短跑等。病情较久体质较弱的患者以较小运动为主,如慢跑、转体等,宜从较小运动量开始,逐步增加。
也可以做些力量训练,如举哑铃等抗阻运动,能提升握力,显著提升心肺功能,降低10年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疾病活动度,同时减少身体脂肪含量。
日常生活:
充分利用编织、剪纸、绘画、打字和书法等活动,进行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还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的家务劳动。对于已经有关节变形、关节不稳定及功能障碍者,可佩戴小型夹板或辅以器具训练。
参考文献:
[1]胡周静,田兴琴,皇甫沁媛,兰培敏.康复运动疗法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7(S2):10.
[2]谢霞,陈红.运动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50(09):-.
[3]吴明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运动处方[J].中国临床康复,(1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