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我国30岁至40岁的人群中,59.1%患有颈椎或腰椎疾病;50岁至60岁人群中,患此病者比例达71%;60岁以上人群,该比例更攀至82%。
治疗方式无非保守和手术两种,一般针对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的患者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目前的手术治疗又分为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目前以创口小,恢复快越来越被很多患者选择。一些关于微创手术的常见疑问,这里做了一部分整理就以下常见问题做一下解答:
疑问权威回应Q:什么情况下可以做椎间孔镜手术?
对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常先采取保守治疗,并且接受正规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或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患者就建议手术治疗。一旦患者存在腰痛伴下肢放射痛,下肢相应节段神经分布区感觉麻木,肌力减弱;影像学检查有与相应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的椎间盘突出则建议手术。随着椎间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缩短保守治疗的时间,提早行微创处理。
Q:手术后需要住多久院?一般总的住院时间约一周左右,术后3天左右出院。术前主要是进行相关术前检查,充分评估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危险因素。如果入院时具备相关影像学术前检查结果,那么住院时间可以进一步缩短。医院包括我院逐步开展日间手术,对于腰椎微创手术可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长。
Q:手术中会不会很痛苦?
椎间孔镜技术追求微创原则,降低手术风险和损伤。所以通常手术采用局麻,患者全程意识清醒,可与术者交流。因此,很多患者担心术中会很痛苦。其实,充分打好局麻药,手术过程不会很痛。当手术器械触碰到相关病灶时,患者会有轻微的感觉,术者会根据患者的反应调节手术进程。对于有紧张情绪的患者,手术中还会给予适当的镇痛、镇静药物。局麻最好的优势就是术后恢复极快,基本无麻醉损伤。
Q:手术风险大不大?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椎间孔镜手术也一样,只是椎间孔镜手术风险较低。在穿刺和建立通道时会实时术中X线透视确保进度安全,手术时术野全程暴露于显示器下,术者十分清晰地掌握手术全局。
Q:术后多少时间可以下床?要修养多久?
传统的腰椎开放手术一般术后一周左右才可以下床活动,而椎间孔镜患者术后一般1-2天就可下床活动,可自行上厕所,或起身吃饭。但也仍需要腰围的保护,腰围的保护一般持续到术后1-3个月。
椎间孔镜患者术后轻微的自理活动可进行,但建议休息4-6周,因为这段时间是患者恢复并减少复发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减少劳累,充分休息。4-6周后,活动量可循序渐进的增加,并可逐渐增加腰背部肌肉的康复锻炼。
Q:术后效果不错,疼痛基本缓解,可为什么还一直有麻木症状?
大多患者在椎间孔镜术后,腰腿疼痛即可就获得了缓解,但是部分患者麻木症状可能不会很快缓解。这种情况一般见于病程较长的患者,神经受到了椎间盘的长期压迫。解除压迫后,感觉神经纤维恢复的过程较为漫长。因此,患者术后建议服用营养神经药物以及适当肢体功能锻炼,大多亦能在3个月到半年内逐渐恢复。
Q:术后该怎么进行康复锻炼?
腰椎手术,不可避免椎管内和神经根管内的粘连,而严重的神经粘连可以引起严重的症状。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粘连非常轻。但微创术后早期的直腿抬高训练可以有效带动神经滑动,是预防改善神经根粘连的好方法,同时也可以锻炼下肢肌力,改善血液循环。手术后的第一天就可以在床上进行锻炼,每次双侧交替直腿抬高10下,根据体力每日进行3-5个周期,可持续到术后2周。中后期的腰背部锻炼可以外科门诊随诊指导进行。
Q:与传统手术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与传统手术相比,不需要牵拉神经根和硬脊膜囊,不会引起椎管内明显的出血和粘连。
说白了,这种微创手术创伤小,几毫米的切口,一两小时的手术时间,术后两小时可以下地回家,注意术后4周不能拿5公斤以上重物。
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多的优势:
1、麻醉风险小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全身状况不受干扰;
2、切口小
椎间孔镜手术切口仅需7毫米,术中通过6.5毫米直径的内镜来完成手术,术后只缝一针;
3、创伤小,安全性高
椎间孔镜下手术视野可放大60倍,术野清晰,手术由C型臂透视机辅助及椎间孔镜监视下完成,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交流,操作安全性得到保障,神经和血管损伤的风险极低;对椎管内神经组织干扰小,不破坏椎旁肌、韧带、骨骼,不影响脊柱稳定性;
4、出血少
术中平均出血5-10ml;
5、恢复快
术中患者正常的脊柱活动可得到完全保留,术后3小时患者即可下床活动。轻体力劳动者术后1周即可返回工作岗位,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工作;
6、住院时间短
术后第3天即可。
专家简介:韦兴
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美国MayoClinic、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专业学术任职:
航天骨科医学联盟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学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及感染学组委员
北京市抗癌学会肉瘤专业委员委员
北京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海淀区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委员会鉴定专家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学术专著:
《骨肿瘤外科学手术技术》,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主译。
《骨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参编。
《骨科内固定学》,人民军医出版社,,参编。
专家简介:石立刚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脊柱微创组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中联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白求恩基金会微创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联体分会理事,掌握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近10年来,专注于脊柱微创的手术治疗及技术革新,师从多位国内知名脊柱微创专家,椎间孔镜技术娴熟,可以镜下完成各个节段、各种类型的突出腰椎间盘的摘除手术;熟练掌握神经根型颈椎病脊柱内镜的治疗;对于高龄患者的多节段椎管狭窄及腰椎开放术后失败病例的镜下减压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发表了相关论著。迄今已主刀完成脊柱内镜手术余例,保持了超高的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专家简介:邹式伟
医院综合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现任沈阳市骨关节协会委员,航天医科骨科联盟协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综合外科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中国医院)、北京国医院、北京首都医科大学进修学习。于医院先后开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胃切除术,胆囊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一期乳房再造术,头皮缺损球囊扩张植皮术,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胫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四肢骨折不愈合植骨术,腰椎间盘摘除术等术式。撰写数篇学术论文,先后发表于航天医学杂志、大健康医学杂志及中国保健医学杂志。现开展下肢缺血性疾病(糖尿病足,脉管炎,动脉硬塞闭化症)骨膜牵张手术治疗,下肢难治性溃疡创面VSD负压封闭引流,抗生素骨水泥瓣膜诱导技术等手术治疗
专业:创伤、骨外科专业
擅长:在创伤骨科方面,擅长处理疑难骨关节疾患,如人工全髋和全膝置换,关节成形和骨缺损的修复等。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脊柱骨折脱位以及脊柱结核等的手术治疗,积极开展了许多新技术和新业务,医院空白。
专家简介:李芝名
医院综合外科骨科主治医师
年毕业于锦州医科大学(原辽宁医学院),同年于医院外科工作,工作至今积累了丰富的普外、骨科、创伤方面临床经验。
年医院创伤整形外科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北京、湖南举办的普外、骨科专业外科学术交流年会,了解掌握相关专业国内、外治疗技术。
擅长:创伤整形,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治疗,关节软组织损伤诊治,四肢骨折诊治,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规范化手术治疗等。
来源:综合外科
编辑:徐姣祎
审核:韩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