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早期的骨坏死病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核磁共振检查报告上显示:髋关节少量积液;股骨上段股骨颈骨髓水肿。很多医生给出的建议:病情尚属早期,暂时问题不大,如果疼痛严重的话可以抽取积液、或者吃药休息缓解。   然而,真的问题不大吗???

积液水肿只是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临床中有很多髋关节疾病都会出现积液水肿。

  所以症状本身无所谓严不严重,但导致这些症状背后的“元凶”却不得不重视,比如股骨头坏死——这是一种虽不致命却高度致残的骨科疑难疾病!

一、积液、水肿背后隐藏的“元凶”——骨坏死

由于各地区医疗水平的参差不齐,很多地方的医生看病还是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那一套。像对待股骨头坏死引起的积液、水肿问题,如果只是把重心放在积液、水肿这些症状上,那你就太不了解骨坏死了!01积液水肿只是骨坏死的一个小小“开场戏”

股骨头坏死是因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的逐渐凋亡,继而引发炎性细胞渗出、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这时候如果检查核磁共振就会显示上述报告。

但这些只是骨坏死早期小小的“开场戏”,即使暂时解决了积液和水肿问题,引发股骨头坏死的源头“阀门”无法关闭,后续的问题仍会层出不穷,骨小梁微骨折、滑膜软骨受损、坏死区囊性变、肌肉肌腱损伤等问题更是接踵而来!

02血运受损和骨质破坏才是隐藏的“重灾区”

特别是血运的受损和骨质的破坏,它们才是积液水肿背后的“重灾区”!

缺血是股骨头坏死的根源和推动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而骨质的受损更为致命,虽然在早期的骨片检查中不会表达,但随着缺血程度的进一步加大,炎症积液长时间侵袭骨质,骨坏死从最初的骨密度不均→骨小梁微骨折→局部坏死→囊性出现空洞变→最终引发塌陷,导致病情无法逆转!

小小的积液水肿只是骨坏死的一种警告,提醒你如果任由它继续发展,将不得不面临股骨头塌陷,需要置换关节甚至失去髋关节功能乃至瘫痪、致残的严重结果!

二、任何阶段的骨坏死治疗都应表里兼顾!

病因治疗是终止病变进展,使之有可能进入良性转归的轨道上的关键,要想从根源解除水肿积液及其它病变问题,彻底祛除疼痛,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治本,更要除“根”:一方面是针对积液水肿本身,对症治疗;另一方面是针对股骨头坏死的病根,对因治疗。

01 浅表的症状必须治:针对水肿、积液本身治疗

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作为股骨头坏死早期的症状之一,虽然处理起来比较简单,但也不能轻易忽视。

一方面由于骨髓充血水肿,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及炎性细胞的渗出,增高骨内压引发的疼痛剧烈;另一方面由于骨质长期浸泡在炎症积液当中,造成骨内轻微骨质进一步加重病情进展。

除此之外,由于髓内血管损伤、股骨上段静脉回流障碍,股骨头局部血运循环不畅,炎症废物代谢不出去,营养药物无法供给作用,导致病情反反复复,恶性循环。   

即使是早期的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内的小问题,但由于背后的“大老虎”股骨头坏死,也不得不积极进行系统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02 背后的病根更得治:骨坏死根源问题治疗关键

治标更要治本,浅表性的积液、水肿问题不得不治,背后的根源骨坏死问题更要解决。

缺血是股骨头坏死的根源,也是推动病情进一步进展的关键,血运得到恢复,骨坏死才能得到正常的代谢及营养供给,这才真正解决了水肿、积液的产生来源。

其次,病情虽尚属早中期,但股骨头已发生缺血坏死,自身已启动了骨质的自我修复反应,一开始可能只是骨密度结构的不均匀,随着缺血的进一步加大,骨细胞逐步凋亡,骨小梁发生微骨折。此时若不能及时阻断病情,股骨头坏死灶会出现囊性变,死骨吸收后形成空洞区,此时的股骨头就像是个“空心萝卜”,即使在轻微的应力作用下也易发生塌陷,导致病情不可逆转。

所以说,伴随着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的骨坏死早期,骨质的破坏损伤尚不严重,此阶段若能及早针对性的进行骨修复的精准治疗,是完全可以逆转病情,扼制病情的进一步进展!

 不同分期的股骨头坏死都伴有骨髓水肿现象,虽然骨髓水肿并不可怕,但背后隐藏的“元凶”——股骨头坏死不得不让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对症治疗更要对根治疗,只有股骨头坏死这个根源疾病问题彻底解决了,那么其衍生出来的病变也就“不攻自破”了。

备注*此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