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常规指导:详见“一般骨科手术术前教育”

特殊指导:术前除常规检查外,一般需要行患肢皮牵引术

患者仰卧,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下肢牵引带松紧适度、不能松动、滑脱,保持重锤悬空,不能将牵引重锤着地或靠于床架上,不能将牵引肢体或头部抵于床尾或床头,牵引重量遵医嘱根据病情决定,不可随意自行加减,不可将被服、衣物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力。

从牵引时起,患者要做有规律的功能锻炼,如活动手指、足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肌肉按摩及被动活动关节。

术后指导(如行髋关节置换按髋关节置换术后指导):

1.体位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手术麻醉方式,安置不同的术后体位。下肢应平直放于床上,保持外展中立位,用枕头或下肢垫枕置于小腿下端,保持膝部伸直位,使下肢抬高。

2.保持伤口敷料干爽清洁,防止感染。留置引流管者要注意避免打折、保持通畅,避免拉扯,活动身体前要先注意引流管长度,一般于术后2~3天拔除(或根据引流量情况)。

3.注意伤口出血及患肢皮肤温度、感觉和运动情况。若有异常、如麻木、苍白、冰冷或活动障碍等,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二便护理

(1)术后保持尿管固定通畅,不可反折或扭曲,避免拉扯或滑脱。一般于术后1~2天可拔除尿管。对排尿困难者,可热敷下腹部,配合按摩,以促进排尿。必要时留置导尿。

(2)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由于麻醉、活动减少,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腹胀、便秘,可腹部按摩等帮助患者解除术后腹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必要时应用开塞露等通便药物或灌肠。

5.饮食调护:术后清醒,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粥、面汤等半流质食物,术后1--2周不宜马上进补,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术后3--4周宜补气血的饮食为宜;术后5周以后,可以酌情滋补肝肾及壮骨饮食,不要过量。

6.功能锻炼(各项锻炼遵医嘱)

(1)功能锻炼的意义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防止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粘连,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增强肌力,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功能锻炼要因人而异,以不疲劳为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肌力训练

1)术后麻醉消失后即可行踝泵运动踝关节的跖屈、内翻、背伸、外翻组合在一起的“环绕运动”为1组运动。每组最大范围的运动保持5-10s,每次3~5min,每天3~4次。该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肢肿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踝泵运动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患者仰卧位或坐卧位,患肢固定,膝关节伸直、下压床垫(或可在膝下放一卷好的大毛巾,膝关节伸直、下压毛巾),绷紧大腿肌肉,感到髌骨上下滑动为有效。每天运动3~4组,每组10~20min,每分钟3~5次。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3)被动屈髋屈膝练习患者平卧位,移去膝下软枕,医护人员或家属一手托在患者膝下,一手托住足跟,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行屈髖、屈膝运动。也可患者借助大毛巾辅助练习。幅度由小到大,活动量由少到多,并且逐步过渡到主动屈髋屈膝练习。

被动屈髋屈膝练习(毛巾辅助)主动屈髋屈膝练习

4)骨折部位:股骨胫骨折,越靠近股骨头,发生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几率越高

5)负重:因为股骨颈骨折,容易并发股骨头坏死,所以负重训练的开始时间与强度,主管医生根据骨痂生长情况而定,不宜过早负重,股骨颈骨折,单纯从骨折愈合的角度讲,12周以后基本上就可以负重,但因为股骨头坏死,应一直坚持到1~1.5年,过早弃拐活动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普遍原因。

出院指导

1.伤口护理

(1)已拆线2-3天勿湿水,保持伤口清洁,不需刻意抹消毒液。

(2)医院门诊换药(或与主管医生联系),应保持伤口干燥,跟踪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再拆线。

2.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3.康复运动①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要量力而行。②不能停止运动或过激运动。③运动时要注意安全。④平时注意膝关节保暖,夜间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循环。⑤扶拐练习行走及上下楼梯。

4.需要复诊的情况①伤口发炎(红、肿、热、痛),有不正常分泌物或发热。②跌倒或碰撞造成疼痛。③肢体或末梢血运有发紫及肿胀情形不消失时。④患肢疼痛且有移位情形。

5.口服药使用方法请与主管医生或护士确认药物后依指示服用。

6.既往内科基础疾病治疗既往有内科基础疾病患者继续进行相关专科治疗用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