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党委坚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立即行动,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坚决打赢“三场战役”:打好城门守卫战,严守公路、铁路、机场等重点点位,严防疫情侵入;打好通道阻击战,守好地铁、公交、出租、共享单车等城市交通关键领域,严防病毒传播;打好运输畅通战,全力筹措运力,保障物资运输,畅通物资保障生命线。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面面党旗飘扬在防疫主战场,一枚枚党徽闪耀在交通关口。
老党员“轻伤不下火线”
59岁的李冬林患有腰椎骨刺疾病,在高速公路静王值守点,由于长时间站立,他旧疾复发,腰部疼痛直不起身,医生建议他休息一周。为顾全大局,他默默揣起假条,一声不吭地忍受着病痛,坚守在岗位上。由于连日的劳累,2月7日早上,他病倒在岗位上,医院接受溶栓治疗。
公路中心的老党员李振强,在交通一线兢兢业业几十年,本应在今年2月退休。在疫情面前,李振强仍然义无反顾选择值守在一线,尽职尽责进行检查督查。每次值班,他的步数都会超过2万步。
市政配套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淑芹也即将退休,她的膝盖患有严重的滑膜炎,接到委党委疫情防控督查的紧急任务后,放下医生“不宜久站”的叮嘱,顶着寒风,带领年轻的同事们12小时轮值在宁静高速辛庄收费站、天南大收费站、大寺收费站的执勤站点。
还有市政配套服务中心57岁的老党员王健,因患甲状腺癌甲状腺全部切除,长期吃药维持,免疫力低下,无法和同志们一起在一线并肩作战,他主动向领导提出一人承担疫情防控期间单位所有的夜间值班任务。
在疫情面前,这些老党员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好最后一班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
蓟州交通局党员先锋队风雪中坚守防控岗位。
父子兵、夫妻档齐上前线
在交通运输系统的防控一线,有许多父子、兄弟、夫妻一起上阵,并肩作战,演绎着一个个感人的“逆行”故事。
曹高尚、徐真真夫妇两人,既是同学,也是同事。他们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始的第一时间就从老家开车返津,离开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毅然投入高速公路收费站点现场值守工作。能够并肩作战,两位青年党员感到很光荣:“我们值的是一班岗,干的是一件事,能够彼此支撑,特别暖心!”
王云、王海,是一对帅气的孪生兄弟。在津京唐高速东丽服务区,人手较为紧张,车流集中时段很容易拥堵,他们在忙碌中互相打气、相互鼓励,弟弟王云开玩笑说:“打虎还得亲兄弟!我和哥哥一起干活儿,肯定靠谱!”
王正、王一凡是在京津高速东丽湖站现场值守的父子兵。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始一声令下,爷俩儿毫不含糊报名参战,主动担起夜班重任。从荣乌高速天津联络线到京津高速东丽湖站,爷俩儿同值一个班,同乘一辆车,在防疫前沿发挥光和热,为守住津城防线作出贡献。
正是这样一群先锋者们带头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全力构筑群防群治防线,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践初心、敢担当、善作为、当先锋、作表率,彰显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交通人的精神风貌,让鲜艳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京津交通人携手联防联控,当好“首都护城河”。
33小时抢建生命通道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升级,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党委梳理全市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入津卡口,确定处高速公路收费站、7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点位和71处普通公路检查站等共计处作为公路交通防控点位,动员组织余名党员干部职工提前返岗投入一线,24小时坚守防疫工作岗位,实现全部点位“交通管制、车辆拦停、人员测温、信息登记、车胎消毒”%到位。
此外,为满足天津市疫情防控升级后的病患收治要求,医院——医院紧急请求为传染病病区增建单进单出急救运输通道,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接到市防控指挥部48小时内完成任务的指令后,立即组建战斗队和临时党支部,提出“力争36医院使用”的更高目标。
33小时的交通速度、天津奇迹——医院“生命通道”。
一场硬仗随即展开,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战斗,印有“防疫抢险、交通必胜”的红色旗帜在施工现场上迎风飘扬。
经过名党员干部职工33小时连续作战,这条急救运输通道于2月8日凌晨5时顺利打通。
交通运输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个个党支部成为抗击疫情的前沿堡垒,一名名党员成为勇往直前的抗疫先锋。勇者不惧,德者不孤。鲜艳的旗帜给人们战胜疫情的勇气,无畏的身影凝聚出制胜的力量。
本文采访素材由天津市交通运输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