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肉羊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随着肉羊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对养殖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饲养成本逐年上升,如何在降低饲养成本、保证收益,成为当前养殖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肉羊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控制点剖析,旨在为肉羊产业乃至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01如何选好羊近三年羊肉价格连创新高,肉羊养殖行业迎来了春天。同时随着母羊屠宰量大幅升高,羔羊变的极为紧缺,购买架子羊体重从25kg一路下降到10kg,甚至部分养殖户只能买到未断奶的羔羊进行饲喂,因此如何选好羊尤为重要。
建议选羊时优先挑选无疾病、体格大、被毛光顺、采食能力强、杂交品种的羊只,同时挑选完毕后需多观察2-3天确定后再进羊。
02如何顺利完成羊群过渡羊只选定后,由一个饲养地转移到另一个饲养地,会发生环境的变化(包括:自然环境的温度、湿度、饲料、饲养管理人员、饲养方式等),这些改变都会使羊群发生应激反应。那么该如何应对呢?
运输应激方案:
原则上选择抗应激品种,如小尾寒羊与其他肉羊品种杂交后代。到场后做抗应激补饲,同时选择优质、无发霉变质草料(苜蓿、玉米秸秆、稻草等)自由采食。保证饮水清洁每天清扫一次水槽,确保水槽中无污水、冻水。羊舍设计要合理,要求整体通风干燥,夏季能遮雨挡光,冬季能避风雪。并满足每只羔羊占羊舍面积至少0.8-1.5平方米,运动场1.6-2平方米
免疫应激方案
前期:新购进羔羊,当天不喂精饲料,只供给少量优质青干草和清洁饮水,同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和维生素C,以增强羔羊体质和减少应激,让羊快速适应环境。勤观察,如发现生病羊只,应及时隔离治疗。
中期:该阶段羊只骨骼的发育及肌肉增长迅速、消化器官发育完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防(防暑、防寒、防潮湿、防缺水、防突然换草换料);净(做到圈舍净、用具净、饲料净、饮水净、空气净、羊体净);勤(一对羊群勤观察,发现病羊及时诊治;二是对羊圈、羊舍勤清扫、消毒;三是对产羔垫草、饲草、用具等勤放在阳光下暴晒)。
后期:该阶段目标是提高羊只脂肪的沉积、提高日增重、提高采食量。可以针对性加大能量饲料供给,采用后期饲料配比,并改善粗饲料品质和适口性。
03常见疾病如何防疫及治疗?肉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一些羊类常见疾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大,给肉羊养殖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对此,针对当前舍饲肉羊养殖现状,必要的疾病防控策略及措施不可忽略。
羊痘:
病原为羊痘病毒,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生病羊只体温升高至41~42C,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咳嗽寒颤、眼睑红肿、眼结膜和鼻腔粘膜充血,无毛部皮肤上发生绿豆大红色斑疹,以眼、唇、鼻、生殖器、乳房、尾下和腿内侧最为常见,两三天后疹块增大,全身症状加重,随病程延长,疱内化脓,逐渐被吸收而干缩,结痂脱落,并遗留疤痕。
治疗手段:(1)痊愈血清皮下注射有一定的疗效,大羊10-20毫升,小羊5-10毫升。(2)局部病灶可用0.1%高锰酸钾水洗涤后,涂紫药水或碘甘油。(3)抗菌药物对本病无效,但可防止并发症。
羊布氏桿菌病
主要症状为母羊流产,多发于孕后3―4个月,严重的流产率达50-90%,乳房硬结、滑膜囊发炎,公羊睾丸发炎,临床上该病无治疗价值。
预防手段:采用羊布氏杆菌型2号弱毒苗0.5毫升,进行肌肉注射。或按每只羊亿菌体标准饮水服用。
羔羊痢疾
引起羔羊拉稀的原因很多,有细菌性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B型魏氏梭菌;病毒性痢疾;饲养管理、环境条件不当造成的下痢等。无论何种病因引起的羔羊拉稀,均与气候突变、营养不良、场地潮湿污秽、母畜营养不良等原因有关。
治疗手段:每只羔羊用磺胺脒0.5克、次硝酸铋0.2克、酸蛋白0.2克、小苏打0.2克,加适量水混合后服用,每日三次;土霉素0.2克~0.3克,加胃蛋白酶水调,1日2次;青链霉素20万单位肌注,同时加强护理。
羊肠胃炎
预防手段:保证饲料质量,改善饲养管理,定时定量饲喂,保证饮水充分,适当运动,定期驱虫等。
治疗手段:以消炎为原则,可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清理羊只胃肠,减少中毒,可投缓泻剂、硫酸钠30-50克、鱼石脂1-2克,加温水灌服。
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传染性结膜角膜炎俗称“红眼病”,为急性传染病,温度较高、蚊蝇较多的季节和空气流通不畅、氨气浓度较高的环境较为易发。
防治手段:1.隔离病羊,消毒圈舍;2.用2%~5%硼酸水或淡盐水或0.01%呋喃西林洗眼;擦干后选用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2%黄降汞或2%可的松等眼膏点眼;3.也可用青霉素或氯霉素加地塞米松2毫升、0.1%肾上腺素1毫升,混合点眼2~3次/天;4.出现角膜混浊或白内障者,可滴入拨云散或青霉素50万单位加病羊全血10毫升眼睑皮下注射,或50万单位链霉素溶液5毫升眶上孔注射,2天1次。
羊快疫病
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用羊三联苗预防注射。湿苗每年春秋两次,子苗每年一次。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还应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治疗手段: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万单位),首次剂量加倍,每天3次,连续3-4天。或内服磺胺脒0.2克/公斤体重,第二天减半,连用3-4天。
羊肠毒血症
该病是由魏氏梭菌(又称产所黄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羊只病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所以又称软肾病。魏氏梭菌为土壤常在菌,羊采食被芽胞污染的水和饲草后,病毒随之进入消化道,当羊只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发病。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给籽后。
该病的预防可参照羊快疫。
治疗手段: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也可灌服石灰水(大羊毫升,小羊50-80毫升)。
羊猝狙
羊猝狙主要是因为C型魏氏梭菌随饲草和饮水进入羊只消化道,在小肠的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该病病程短,羊只未见症状可突然死亡。可参照羊快疫进行防治。
尿結石
尿结石为较常见病证,主要[病因是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平衡,早期表现为不排尿、腹痛、不安、紧张、踢腹、频有排尿姿势、起卧不已、甩尾、离群、拒食等。后期则排尿努责、痛苦咩叫,尿中带血。尿道结石可致病羊膀胱破裂。该病可借助尿液镜检加以确诊,对尿液减少或尿闭,或有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病史的羊只,不应忽视可能发生尿结石。
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是羊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一般可进行紧急注射预防,可用A、O、亚洲1型疫苗进行防疫。
该病一般经10~14天可以自愈。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水冲洗病羊口腔。并配合使用抗生素,以防止发生继发性感染。
附.育肥斤以上肉羊免疫程序表
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必须对其中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并保证各项技术措施能够落实到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