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建筑业转型升级步履铿锵
“十三五”期间,我省建筑业从顶层设计到落地生根,全面部署、积极探索行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并取得卓越成绩。一批工艺、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绿色、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建筑施工企业成长壮大;一系列高端产品研发获得突破,为“大国重器”提供有力支撑;在管理、质量、新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这些创新成果是贵州建筑业的一笔重要财富,既是我们辉煌过去的纪念,也是我们迈向未来的积淀。本次优秀建筑施工企业成就巡礼聚焦“十三五”贵州建筑业转型创新方面突出成就,对树立典型、提振士气、推广先进经验、营造企业营商环境、推动贵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积极作用。
工程质量篇
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品质制胜向“黔”行
王喜 董仕坤
贵阳城市新地标中天大厦。
上世纪60年代,中建四局因国防大三线建设任务集结贵州,“建”证和参与了贵州社会经济发展腾飞。60年来,中建四局始终担起服务贵州、建设贵州的重大使命,从城区改造更新到基础设施建设,从助推产业发展到决战脱贫攻坚,四局建筑人从未缺席。 “十三五”期间,中建四局在黔全新子企业——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四局贵州建设公司”)于9年揭牌成立,继续为贵州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综合运营提供专业优质服务。公司成立近两年以来,累计斩获国家级工程质量荣誉4项,省市级优质工程40余项。
品质之大在于精,质量引路创“鲁班” 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是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智能化生态会议中心之一。施工伊始,中建四局贵州建设公司就将工程质量目标设定为“鲁班奖”。 施工中,成立QC活动小组进行质量技术攻关,应用BIM技术对各专业管线建立三维虚拟模型,大大提高了技术管理和综合协调效率。期间充分运用生态技术、开发节能、绿色建筑,将生态文化融入到设计施工和运营中,共应用了30余种先进节能技术措施,综合节能率达69%,这种低碳绿色生态建筑理念,已成为贵阳这座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对外展示绿色低碳生态成果的点睛之作。 工程先后获鲁班奖、贵州省黄果树杯优质工程奖、第八届建筑规划设计金奖、美国LEED铂金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等20余个奖项。
品质之高在于精,钢砼柱上建“高塔” 被誉为“贵阳城市新地标”,贵阳第9高楼。他就是由中建四局贵州建设公司承建的贵阳中天“大厦”。 从设计到施工,“大厦”综合应用了39种节能生态技术,综合节能率61.72%。“会呼吸”的幕墙采用双层幕墙系统,相比单层幕墙可降低能耗50%。此外,坡屋面垂直立体绿化,绿化率达41.4%。相较于无墙面绿化的建筑,室内气温可低至3℃至5℃,空气相对湿度可提高10%至20%,自动滴灌可节水50.4%,高标准达到绿色低碳建筑的质量要求。 “大厦”独特的造型与自然和谐共生,高质量的施工实现了美学和建筑的完美集合。获得了国家优质工程奖,美国LEED金奖和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是世界纪录协会认证的全球最高钢桁架结构大厦。
品质之远在“黔”方,黔北天堑变通途 贵州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作为贵州省“”高速公路规划网“一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公里,桥梁座长48公里,隧道25座长35公里,桥隧比高达64%,中建四局贵州建设公司承建的三个标段,又是全线的重要一环。 放眼望去,峰峦如聚。仅在全线十大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米的洞湾隧道,在施工前就标记50多个测量点,其中二、三标段,大多在海拔米以上的山峰或垂直高度超过米的峡谷内施工,沿线征迁万平方米土地,使用超过万吨水泥和7.77万吨钢材,仅施工便道修建就达到40多公里,是高速全长的近1.75倍。 在全线长33.3公里的第一标段,为解决工程量大、工期紧、成本高的难题,采用滑膜工艺施工,精确模板中每块钢板的平整度、每个螺栓孔的预留位置、每条电焊的焊缝、每条线路的布设等,月累计完成产值突破万元。 一座座桥墩在“山之巅、谷之底”干拔而起,致力打造高质量、高品质的美丽高速,服务沿线3县12个乡40万群众,建成后将成为发展黔北区域经济、构建黔中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走廊的“主动脉”。 品质制胜向黔行,中建四局贵州建设公司继承四局光荣历史,全新服务多彩贵州。未来,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回报家乡,秉承央企担当,在实现“西南大区一流投资建设公司”的新征程中,聚焦基础设施、高端房建、投资建造三大业务,继续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贵州日报年12月25日第18—19版
编辑李佩珂
编审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