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风采唐泽真医生2字的重量

“医生”2字的重量

——医院实践之旅

实践地点:山医院骨二科

实践时间:年2月2日——2月6日

实践进程:

作为1名大四的医学生,在学校的三个半年头陆续学习了一些医学的理论知识,也通过老师、媒体了解到我国医疗体系的现状,虽然对医生这个职业有着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却仍觉得自己需要捉住机会积极进行社会实践,真正进到手术室、病房中去,用自己的眼睛去视察,用自己的呼吸去感受,这类感官刺激来的更加强烈,对自己以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着更大的巩固增强作用。

因此,寒假中,医院,并与2月2医院的骨二科病房,跟随科主任于其龙开始了我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之旅。

实习第一天,首先跟随医生进行全科大查房。上午八点整,全部医生开始进行查房。于主任带领大家挨个病房地巡查。来到每张病床前,他先是微笑着跟病人打招呼,接着态度和蔼地询问病情,面对病人提出的疑问或是问题,他总是生动形象、认真负责的为之解答。对一些病人提出的关于骨折错位等的问题,他还会画图为病人解答疑惑,并不时吩咐病人和家属一些注意事项。旁边的住院医师和实习大夫一边注意视察病人的病情,一边聆听主任的讲授,并拿笔在病历上不停地记着。主任也发问了我一些基本的骨科问题,有些知识虽然很基础,我却没有答上来,只能暗下决心回家好好温习。当日病房人来人往,家属仔细聆听着主任的吩咐,我站在病房中,在这么多医生旁边认真聆听,也感受到了“医生”2字的和担当。

一张一张病床查房下来,我都感到有点累了,但作为1名医生,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大家回到医生办公室,根据刚刚查房得到的病人最新的情况,制定出最新的医治方案,并在电脑中写好医嘱,还要及时更新每一个病人的病历。在这期间,许多病人家属拿着刚做出的检查结果来到办公室,与医生商讨医治方案。全部办公室紧张劳碌,不时有医生站起身来,准备去手术室进行手术。

接下来的时间,我跟随一个住院医生学习了给伤口消毒换药的步骤和方法,又观摩了医生给病人拆线的全过程,并且自己上手,帮助一个病人消毒换药。虽然心中谨记了无菌原则,但是在自己实际操作中,还是被住院医生屡次提示注意方法的准确性和无菌观念。这也让我体会到将理论落到实处,仍需医生的仔细、心及认真研习作为支持。

第二天的实习我参加了科里的业务学习。各位医生围绕科里的一个“小腿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病例展开讨论,对多种医治方案进行全方位的论证,并终究肯定该病人的医治方案。副主任还带领大家学习了国际上相干的最新进展和指南,并下发两篇英文文献布置大家认真浏览。

实习第三天,我了解到于主任在早上九点半有一台手术,就十分想进手术室随着看一下。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我跟随主任来到了位于三楼的手术室。

首先我在服务台领取了手术服、帽子和口罩,来到更衣室。换上手术服,穿上拖鞋,穿过走廊,就进到了无菌环境中的隔离区。在于主任的带领下,我来到洗手处用消毒凝胶进行消毒。今天我观看的手术是膝关节囊肿切除。由于手术比较小,就在万级无菌手术室中进行。

我们进入手术室时,病人已平躺在手术台上了,两名医生正在给他的右腿进行消毒,在病人的右腿被完全的消毒以后,他们将病人的右腿抬起来,一圈一圈缠上了纱布,最外面又缠上了一层塑料薄膜,整条腿只露出了膝盖的部份。由于这次手术将要用到关节镜的技术,1名医生在旁边连接着电脑和关节镜装备,麻醉师在进行着手术麻醉,1名护士长在做术前最后的准备工作,而另外一名护士在进行着手术材料的记录工作。于主任在患者的CT片子前认真查看,我料想他应当在梳理着手术的思路吧。

九点半整,于主任跟两名医生站在手术台旁边,手里拿着关节镜的操作用具,开始了手术。他在将病人的膝盖曲折、舒展几次后,将关节镜的探头对准病人的膝盖,扎了进去,又在右边一样方法扎了一个小切口,将另一个探头放了进去,这时候关节镜装备的屏幕上开始清晰地显示出病人膝关节里面的图象。原来这两个探头模样的装置一个连着摄像头,另一个顶端有锋利的侧孔和固定侧孔吸管的刨刀。随着于主任手部灵巧的移动,病人膝盖内的积液被吸出,并排除半月板囊肿的可能性,找到了囊肿的所在位置,确诊为滑膜囊肿。整个过程非常之快,于主任右手上的探头很快将囊肿一点点粉碎,吸出了病人的关节外。主任还吩咐护士将1小块囊肿留下去做病理,其他的医生便开始了最后的缝合工作。

全部手术用时一个多小时,目击了全过程的我,一方面佩服主任的医术高超,手法极为纯熟地消除了病人膝关节的囊肿。另外一方便,我也感受到如今科技的气力。听主任说,在没有关节镜技术之前,这类囊肿的伤口是很大的,愈合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现在,应用这类技术,不但手术时间大大提高,效力增强,而且伤口的面积也减小了很多,这为术后的恢复起到了很大的增进作用。我也了解到,在从学习到真正熟练应用新技术的进程中,全科室的医生都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屡次组织科室内业务学习,数名医生前往北医三院等地进修,这才保证了手术中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应用。

观摩完这台手术后,我换下手术服,随着于主任又回到了病房。在电脑前了解最新的电子病历系统后,我坐在医生办公室静静地听医生们对病人医治方案的讨论,仔细地视察这里的一切。办公室角落里摆放的1架人体骨骼,书橱里放着的各种厚厚的骨科专业书,桌子上还摆着各种关节的模型。置身此地,眼前回忆起刚刚的手术,我想我对“医生”这个职业又多了一分理解和认识。或许当我们每个人面对厚厚的医学书时,心中都会存在一些恐惧与畏难情绪,但就是这些知识,是我们往后治病救人的基础,也就是这些学习生涯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实践心得:

总之,医院的实践活动,给了我很深的启发和思考。这类难得的宝贵体验,让我真正亲眼见到了成为一个医生到底意味着甚么,也让我深入感受到了、认真、技术扎实过硬这些字眼对一个医生的意义。作为1名医学生,我希望能多在专业知识上努力充实自己,将来毕业后,也能成为1名合格的、可以让病人信任的好医生。

因此,在学校里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以学习教材为主,要反复对教材仔细浏览,对大纲中要求识记、领会、运用的内容一定要认真识记、领会和运用。对不懂的部份,尤其是辅导丛书上指明的重点内容应当对比教材浏览,由于这些内容都可能是我们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将识记、领会同运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运用能力。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侧重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1名医学生我们也深知,每个正确的认识都需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进程,我们医学生必须在反复的医疗实践进程中,逐渐学会临床思惟方法、检查技术,不断接受新事物、新理论、新思想,逐渐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在学习方法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断摸索、总结出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爱学习、会学习,成为1名合格的医学生,也为往后成为1名优秀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作为1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我们的目标是成为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好的高级临床医师。我们就是要在临床学习入门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自觉地陶冶作为一个好医师的医德风范、职业素养和行为准则,坚持在“3基”训练上的高标准、严要求,练就作为高级临床医师应具有的基本功,为下一步临床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常言道:“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我们只有在大学中勤奋学习,刻苦磨练,才能到达这样的要求,成为1名对得起自己良知、对得起患者信任、对得起老师栽培的合格医务工作者。

一周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但我却沉醉其中,乐在其中。在这当中,我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将会让我毕生受用。我也将在剩余的假期中好好珍惜宝贵的时间,多多汲取医学知识,为争取早日成为1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而努力奋斗。









































这届峰会由吉林省政府主办
一概况近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