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中我们讲到了产后妈妈为什么会感到髋关节疼痛,其实髋关节疼痛不仅仅产生于产后妈妈的身上,年轻人或是中老年人身上也时常会发生这种情况。俗话说“人老腿先衰”在中年人腿部病症中,髋关节疼痛已经成为除膝关节以外的第二疼痛凶手。但髋关节的疾病有很多种,比如:股骨头坏死、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髋关节盂唇损伤、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滑膜炎等多种疾病。

我们今天着重的讲一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听到“撞击”两个字,我们又会想到,最近我没有被撞倒呀,但其实“撞击”并不是被外力撞击,而是股骨与髋臼之间的撞击,从而导致的疼痛。

髋关节解剖

髋关节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它的稳定性要大于灵活性。髋关节是由股骨头和髋臼相对构成,属于杵臼关节。髋关节为多轴性关节,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但由于股骨头深嵌在髋臼中,髋臼又有关节盂缘加深,包绕股骨头近2/3,所以关节头与关节窝二者的面积差甚小,故运动范围较小。但相对与肩关节来说,它的稳定性比肩关节好。

什么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又称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指股骨与髋臼解剖形态的异常,在髋关节运动末端,股骨近端与髋臼边缘发生异常接触和碰撞,引起盂唇和髋臼边缘的软骨损伤。引发腹股沟、大腿外侧及臀部疼痛疼痛。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分型

凸轮型。主要是股骨头颈结合处存在异常,使其成为凸轮样的非球面体,在髋关节屈曲时,突出的部分挤压、碰撞并剪切髋臼软骨及髋臼盂唇,从而引起疼痛等症状。

钳夹型。主要是髋臼异常,常见于髋臼后倾或髋臼过深,但股骨头的形态是正常的。

混合型。以上两则情况兼有。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临床表现

无明显外伤史,青壮年人群是好发人群。

间断或持续性腹股沟区疼痛,在下蹲、弯腰、抬腿、爬山等屈髋动作时诱发疼痛或加重,伴髋关节一定程度活动受限。

部分患者表现为髋部无力、打软、假性交锁。踢足球等体育运动后、长时间行走、久坐矮凳、长期开车等可能是诱发因素。

屈曲、内收、内旋活动受限,无法跷二郎腿或伸髋、外旋时出现疼痛。

如何自己在家训练?

1、站立位骨盆带倾斜。站立位,双脚与髋同宽,双手置于髋部,保持中立位,首先骨盆前倾位,保持3秒,移至骨盆后倾位,保持3秒,移至中立位后保持3秒,重复动作5-10次。以增强骨盆中立位的感觉。

2、臀桥。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度,呼气将臀部抬起,臀部夹紧,肩髋膝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不要挺胸,吸气时慢慢回到起始位。重复15-20次。

3、站姿靠墙,用一侧脚朝自己的后方与左方伸直出去,同时左脚屈膝略蹲,直至右侧大腿外缘产生紧绷感。保持10-15秒左右。重复5-10次。

4、侧卧,躯干保持一条直线,双膝微屈,脚跟并拢,进行髋外展动作,保持骨盆中立,头部可以用自己的手或枕头支持。为了增加阻力,可在大腿增加弹力带,重复15-20次。

扫描

  • 上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