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水果对人带来的作用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56437.html
你会去做基因检测吗?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发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排在心脑血管意外之后的第二位人群死亡原因。从癌症的发病机制来看,其最根本的机制是人体在身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部分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大家所熟知的国际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于年5月预防性地切除双侧乳腺,来降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朱莉切除双侧乳腺,是因为通过检测,她发现自己身体里BRCA1这个基因发生了改变,而这个基因的改变可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几率升高至87%和50%。因此,为了防止乳腺癌的发生,她选择切除了自己的双侧乳腺。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谈谈癌症基因检测那些事。

01

什么是基因和易感基因?

我们知道,人体中有23对染色体,每一对中的一条来自父亲,另外一条来自母亲,这23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了人的容貌、身高、身体素质及对疾病的易感程度(即发病的高低),同样的生活环境,比如皮鞋厂工人经常接触苯等化学物质,有的人因此得了膀胱癌,但有的人没有得癌症,这说明得膀胱癌的人,他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医学上称为基因突变,易感基因),身体无法代谢去除苯这些有害物质,因此这类人就更容易得癌症。

02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肿瘤基因检测?

肿瘤的发生大部分是后天发生基因改变所致,大多为散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适当运动、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均衡营养以及注射疫苗等方式降低患癌的风险。但有少部分肿瘤是与遗传有关,即父母携带的癌症易感基因遗传给后代所致,比如结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可通过父母遗传给子女,导致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增高。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瘤种,携带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者,一生中患乳腺癌的几率高达80%左右,母亲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其后代可能出现BRCA1和BRCA2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增加。那是不是亲属中有患乳腺癌的健康人都需要进行BRCA1和BRCA2基因检测呢?答案是否定的,专家建议,对于一级亲属(如姐妹、母女)有两位发生单侧乳腺癌或卵巢癌,或者有一位发生双侧乳腺癌,就可考虑进行BRCA1和BRCA2基因检测,以预测患乳腺癌及卵巢癌的风险。

03

如果检测到乳腺癌的基因突变,是否需要进行乳腺切除手术?

对于有上述乳腺癌家族史者,如果检测出BRCA1和BRCA2基因改变,这些女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本人意愿进行选择是否进行乳腺切除,因为手术是将肉眼所见的乳腺组织切除,还可能有微小的乳腺组织残留,这些残留的乳腺组织也可能发生癌变,只是手术后患乳腺癌的风险大大降低,这种预防性手术与乳腺癌患者的乳房切除术是有区别的,往往是将可能发生癌变的乳腺组织切除,尽量保留其他乳房的结构,不影响外观,对于抗拒手术的人来说,可以定期进行乳房体检,早期发现肿瘤以早期切除,同时可口服一些药物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朱莉和皮特的女儿

04

癌症患者都需要做基因检测吗?

前面我们讲的是健康人的肿瘤基因检测,那么对于已经患癌的患者来说,基因检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治疗肿瘤,也就是今天很火热的靶向及免疫治疗,从广义上讲,所有癌症患者都可以做基因检测,但对于不同的肿瘤、不同的分期及不同的患者,适合做不同的基因检测。比如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其靶向药物种类非常多,有一代、二代及三代的靶向药物,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如EGFR、ALK和ROS1等,针对不同的突变,选择的靶向药物也不同,这就是肿瘤的精准治疗。

05

所有的靶向药物都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吗?

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些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是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的,如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罗替尼、贝伐珠单抗,针对肝细胞癌的索拉非尼、仑伐替尼,针对结肠癌的瑞戈非尼、呋喹替尼等。因为这些药物的靶点多,目前不清楚哪些肿瘤基因突变与药物的疗效相关。

06

基因检测后就一定有靶向药物可用吗?

不是,因为基因突变的类型太多,大多数基因突变,不能确定是否与肿瘤有关,有一些和肿瘤有关的基因如KRAS、TP53等,目前尚无针对性的靶向药物可用,因此患者面对厚厚的如一本杂志的基因检测报告,上面可能列出了几十个突变的基因,但这些基因没有合适的已经上市的靶向药物可用。

07

没有基因突变,是否就没有靶向药物可用了?

对于一些抗肿瘤血管的靶向药物,是不需药物基因检测就可以使用的。而对于没有敏感基因突变发患者,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如肺腺癌),选择化疗联合免疫或者贝伐珠单抗治疗,其疗效可能并不比有突变患者的疗效差。图片来源网络

08

癌症患者什么时候需要再次进行基因检测?

靶向药物使用到一定时间之后,患者会产生耐药,病情出现进展,那么这时候可以再次进行基因检测。比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在使用吉非替尼、埃克替尼等靶向药物一段时间后,病情出现进展,这个时候再次进行基因检测,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新的基因突变(TM阳性突变),而这个TM阳性突变可以使用第三代的奥希替尼或阿美替尼靶向药物治疗,以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

09

基因检测用什么标本检测为好?

基因检测最好用含肿瘤组织丰富的标本,一般来说,以手术活检标本为佳,最好是最近的手术标本,因为这最能代表患者目前肿瘤的基因状态。其次可选择1年内的手术标本。第三,可选择胸水、腹水进行检测,胸腹水中脱落的癌细胞越多,检测就越可靠。第四,对于复发转移的患者,如果再次手术活检风险大或获取标本困难,可选择进行血液的基因检测。但需要注意的是,血液循环中的癌细胞可能数量较少,如果基因检测阴性,不一定是真的基因阴性,可能是因为癌细胞较少的关系,可以通过多次复查血液的方式进行(如每3个月复查一次)。

10

肿瘤基因检测如何选择?

不同的肿瘤,针对的靶向药物也不同,如果做了很多基因,但是没有靶向药物可用,既浪费了宝贵的标本,又浪费了治疗经费,所以患者在肿瘤诊治尤其是初次确诊肿瘤的时候,应该与医生沟通,根据肿瘤的分期、肿瘤类型选择不同方案的基因检测,以期获得相应的靶向药物的用药证据。

余慧青

医院缓和医疗科/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疾病诊治,肿瘤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以及癌性疼痛、肿瘤营养等。

王思雄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肉瘤等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擅长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癌痛规范化诊疗。本文来源:医院本文作者:胖熊责任编辑:Amelia版权申明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End-抗癌路上,癌友会始终与您结伴同行!为大家打气!往期精彩回顾

三姐妹同年确诊卵巢癌,特殊基因“变身”聚集发病“真凶”

同样是肺癌,为什么这些人有新药用?聊聊肺癌基因中的幸与不幸……

肿瘤患者做这些基因检测到底有什么用?一文讲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