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贴士
医院骨二科何奎乐医生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医院骨二科何奎乐医生。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健康小知识是“手指半夜麻醒是怎么回事?”。前几天在门诊遇到这样一个患者:李阿姨,53岁,主诉手指半夜麻醒有半月时间,醒后用力甩手后症状缓解,有时骑车手扶车把也会出现类似症状,休息后症状有所缓解。经查体患者初步考虑为腕管综合征。下面就腕管综合征这个病和大家做一个讲解。腕管综合征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我们先来了解这种病的解剖病理基础,腕管是手腕掌侧一个骨纤维管道,其桡侧为舟骨及大多角骨,尺侧为豌豆骨及钩骨,背侧为月骨/头状骨/小多角骨及覆盖在其上的韧带称腕掌侧横韧带。其中形成的三面骨一面是韧带的管道结构,在这个管道里有9根屈指肌腱和1根正中神经通过。在此硬韧的骨纤维管道内通过的组织排列十分紧密。任何增加腕管内压的因素都将使正中神经受到压迫,继而引起手指麻木不适,活动不利等症状。
彩图来自手外科解剖学图鉴王增涛
肌腱的耐受压力相对较强,神经比较娇嫩对受压比较敏感,腕管内空间的减小,神经及神经伴行的血管受压后造成正中神经的缺血改变及机械压力,使得神经传导出现障碍,导致正中神经所支配区域出现感觉及运动障碍即患者感觉手指麻木,拇指活动不灵活,大鱼际肌肉萎缩等症状。
(图片来自于手外科学王澍寰)
腕管综合征的病因及病理基础是腕管内容物的增加,包括滑膜增厚,腕管内腱鞘囊肿,腕管内脂肪瘤,血管瘤;还有,屈肌肌腹发育过低,手指伸直时屈肌腱肌腹进入腕管占领空间导致腕管内空间相对变小;另外女性在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使肌腱周围滑膜增厚致正中神经受压出现症状;其他还包括从事手腕部重复动作的工作以及糖尿病等这些常见因素均可导致本病。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女性多于男性,与女性从事家务活动手腕活动较多(包括洗衣,做饭,扫地等),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所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对本病的诊断非常重要。它的主要症状是手部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严重者出现疼痛,夜间明显,疼痛可放射至肘部,甩手,局部按摩,活动手腕可使症状减轻,有时拇指外展无力,动作不灵活。压迫严重或时间较长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
查体:两个常用检查(1)屈腕试验(Phalen试验)腕关节被动极度掌屈一分钟,自觉正中神经支配区手指皮肤麻木加重者为阳性。可双侧对比做。(2)叩击试验(Tinel征)用手指沿正中神经走行从近端想远端轻轻叩击,出现正中神经分布区异常感觉为阳性。(3)肌电图检查为神经电生理检查,出现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有助于早期病例的诊断。
如果手指出现麻木不适与本病表现不一致时就要找骨科专业医生鉴别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诊断明确后再来说说治疗。早期采用非手术治疗,首先是对原发病的治疗(包括类风湿性滑膜炎,糖尿病等),口服营养神经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滑膜炎的中成药等。还要注意避免手指长时间屈伸活动的劳动。可局部热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炎症性物质的代谢,减轻局部水肿等保守治疗。有些病情较重经保守治疗一段时间症状无明显缓解就要考虑手术治疗了。
说到手术有些患者有抵触或恐惧心理,这个担心大可不必,手术在臂丛麻醉下进行,取腕掌侧切口,切开腕横韧带,松解正中神经,没有疼痛不适感,手术时间不长,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健康小知识“手指半夜麻醒是怎么回事?”,感谢您的聆听,祝大家生活愉快,下期再见!
录音:任丘人民广播电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