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核心运动逐渐盛行,大家都开始意识到中轴稳定的重要性,拥有良好的近端稳定度,才能让远端肢体动作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而肩胛骨就可谓肩关节的核心。

而根据研究显示如果肩胛稳定性不足则容易:

(1)肩膀前侧关节囊受到压力;

(2)增加旋转肌群肌腱被挤压的可能性;

(3)影响肩关节整体动作表现!

「肩胛骨」是位于胸廓上的一块类三角型骨,是构成我们所谓肩关节的重要骨头(图一)。肩关节能动得轻松、活动角度自如,重要关键就在于「肩胛骨」。

除此之外,来自于颈部及躯干(背部)的一些肌肉群附着于肩胛骨的特定位置(图二),所以当肩胛骨本身的位置不对,或这些与肩胛骨相连接的肌肉群发生肌力、或肌张力不平衡(肩胛骨动态失衡),都将对肩关节活动表现造成影响,甚至影响颈椎,因此,容易造成肩颈关节相关伤害(肩夹挤症候群、钙化性肌腱炎、滑液囊炎、颈神经病变等)。

「驼背」对肩胛骨位置的影响

肩胛骨可以说四面八方都有特定肌肉附着于上面,正常情况下稳稳的吸附在胸廓上方(肩胛骨可以比喻成汽车方向盘),当我们有意识的要作出举手、伸手等等上肢运动时,肱骨与肩胛骨间会很自然的配合演出,互相协调(相关肌肉协同收缩),让肩关节能产生最大的活动范围。如果肩胛附近的肌肉没有办法一起稳定肩胛骨的位置,那在做任何上肢的动作时都是处在一个极为不稳定的情况下!

举列来说,当我们手能自然外展举手(度)到底,其中肩胛骨向上向外转动约60度,肩关节(肱骨)则贡献额外度的外展转动(图三)。说明其肱骨与肩胛骨间的协同动作幅度比例约为2:1(此现象称-肩胛肱骨节律)。

肩胛肱骨节律跟驼背又有什么关联性呢?

当我们长期或习惯性处于颈部前倾,往往自然而然的驼背姿势(胸椎前倾)就此形成,肩颈部周围肌肉群也会因此容易出现张力不平衡(有的松、有的过紧)现象,这就所谓的上交叉症候群(uppercrosssyndrome)(图四)。

因为肩颈肌肉与肩胛骨有连结,最终导致原先稳稳吸附于胸廓上的肩胛骨,会顺应胸廓结构位置改变而出现过多的前倾、向下旋转、内转动作(图五)。

肩胛骨的动态失衡(Scapulardyskinesia)

肩胛骨过多的前倾及向下旋转等动作发生,就会降低肩胛肱骨节律的顺畅度(肩胛骨方向盘变不稳),因此而干扰并限制肩关节活动的自由度。同时在这方向盘(肩胛骨)不稳定情况下,当肩关节活动时,大脑会常下错指令,就会在不对的时间用不对的肌肉群去收缩、去产生动作(此就称之为肩胛骨动态失衡)。

现在请您可以自己尝试一下,你会发掘驼背对肩胛骨的影响,当您处于驼背姿势下,试着举手过肩,您会发现动作变得不太顺畅容易,角度不足,甚至会伴随肩膀疼痛(因为肩胛骨前倾下旋,当手臂上抬,肩峰下空间会变窄,旋转肌会被夹挤或供给血流受阻,可能加速肩夹挤症候群发生率)现象发生。

这时,请你试着挺起胸来、缩一点下巴后,在尝试抬起手看看,你将会发现,手可以抬得更高更容易,甚至肩膀也变不疼痛了。

这就是驼背如何改变肩胛骨位置,而造成肩颈部问题可能原因(图六)。

所以驼背会直接去影响肩胛骨的静态位置并诱发不良的神经肌肉(动态)控制能力,因此,出现代偿动作,日子久了,肩关节伤害必然发生。

结语

长期或习惯性的不良姿势维持,会导致身体结构性的改变,透过全身的肌筋膜张力改变,连带产生肌肉张力不平衡现象,就会让比喻为控制上肢运动表现方向盘的肩胛骨变不稳,方向盘控制不稳了,那当然肩关节活动起来也会变不灵活、不自然,久而久之便出现代偿动作,这就种下了肩颈伤害的因,果不其然就容易导致肩颈关节相关伤害(肩夹挤症候群、钙化性肌腱炎、滑液囊炎、颈神经病变等)。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