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平躺时,它的负重几乎为零,当你站立和行走时,它的负重是你体重的1~2倍,跑步时是4倍,蹲和跪时是8倍;它仅仅靠一个狭小的接触面支撑着我们整个身体的重量,它就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

很多人喜欢拿膝盖来调侃,“膝盖中箭了”、“分分钟给跪了”……事实上,膝关节磨损是不可避免、无法逆转的。与大多数器官一样,膝关节也会经历不断成长、达到巅峰、开始磨损、衰老退化的一生。

成长期:要当心生长痛

18岁之前是膝关节的成长期,这一阶段膝关节的疼痛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生长痛

青少年的骨骼生长发育迅速,代谢产物易在膝关节处堆积,夜间膝关节附近或小腿前侧常出现疼痛,即生长痛,是青少年生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度过生长周期就会自动好转。

青少年应注意休息,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或热敷,可有效缓解疼痛。生长痛多是断断续续的,若出现持续性疼痛,要及时就医,排除骨肿瘤、儿童白血病、青少年关节炎等疾病。

胫骨结节骨骺炎

11~15岁的男孩,生长发育快,且运动量大,容易患胫骨结节骨骺炎,表现为骨关节处有肿胀、压痛、红热,伸屈膝或蹲起时疼痛加重。

胫骨结节骨骺炎可自行痊愈,无需药物治疗,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跑、跳、蹦或长时间步行。急性胫骨结节骨骺炎如不能自行缓解,就需要看骨科医生,接受镇痛、消炎或固定等治疗。

盘状半月板

膝关节上下两个长骨之间有一层软骨垫叫半月板,外围厚中间薄,有缓冲关节运动、保护关节面、增加关节活动稳定性的作用。

盘状半月板多由扭转等外力引起,比正常的半月板大而厚,呈盘状。盘状半月板患者如果没有出现膝关节疼痛、弹响、撕裂等症状,无需特殊治疗;若发生撕裂,可手术切除损伤区,以免引起关节退变;手术前后,为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建议患者加强股四头肌锻练。

在青少年易出现的膝关节问题中,许多与运动相关,因此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很重要。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应采取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做好热身运动,不可过量过猛,避免过度跑、跳、蹲,防止运动损伤。

另外,还要合理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益于骨骼发育。

黄金期:运动不知疲倦

18~30岁时,膝关节处于“巅峰状态”,迎来它的黄金期。这一年龄段的人运动起来经常不知疲倦,对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认识不足,容易提前消耗关节。

虽然黄金期的膝关节自我修复能力强,但也不可盲目、过度运动,逞一时之快,否则最终还是由自己的身体埋单。

跑步膝

跑步是最好的锻炼方式之一,能减肥塑形,加强新陈代谢,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心肺功能等。

但是,跑步方式不当易引起“跑步膝”,典型症状是膝关节附近疼痛,长时间保持膝关节弯曲坐姿、上下楼梯或者走坡路时疼痛更明显。

预防“跑步膝”,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塑胶跑道,穿舒适的跑鞋,尽量减少膝关节的撞击和磨损;跑步前必须做好热身运动,提高不同肌群之间的协调性,避免肌肉力量紊乱导致的额外损伤;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最好佩戴护膝。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条腿承重,小腿半屈曲或向外伸展时,身体及大腿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导致半月板撕裂,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下蹲、行走时关节内有“喀嗒喀嗒”的声音,或者关节突然无力、不能活动。

一旦怀疑半月板损伤,需看骨科医生,情况轻微的用支具固定即可慢慢恢复,若损伤严重,需做半月板缝合手术或切除半月板。

前交叉韧带损伤

它大多发生在篮球、足球等专业运动员身上。普通人在柔道、滑雪、羽毛球等运动中剧烈扭转时,也易出现前交叉韧带断裂。

若损伤轻微,保守治疗即可,如打石膏或支具治疗;若断裂严重,则要进行手术缝合或用人工韧带替代。

脆弱期:软骨开始磨损

到30~45岁,膝关节的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酸痛的频率增加,膝关节步入脆弱期。

软骨磨损

软骨是包绕在骨头外面的弹性结构,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脆骨”,能够减少膝关节活动时的摩擦力,从而让运动更有效率。

软骨磨损不仅会破坏软骨表面,影响膝关节活动,磨下来的碎屑还会刺激膝关节周围结构。人体代谢机能下降后,对这些碎屑的吸收能力也会减弱。

因此,处于脆弱期的人要根据自身状况,调整运动强度,让膝关节达到一个新的功能平衡。

副韧带损伤

膝关节功能下降会打破承重平衡,使内外侧副韧带承受额外的压力,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长此以往会导致内外侧副韧带的积累性损伤。

尤其是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膝关节的正常受力模式被人为地改变,更容易损伤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

膝关节脆弱期的保健重点是要避免暴发性强、动作幅度大且频率过高的运动,如足球、篮球运动等,同时要重视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锻炼,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

退化期:惧怕不良刺激

假设每天走1万步,45岁以后膝关节大约要经历1亿次以上的机械磨损,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磨损下来的碎屑在膝关节里越积越多,形成一个个小球状的“游离体”,进一步加重膝关节的退化。这一时期,骨质开始逐渐流失,膝关节的坚固程度随之下降。

中年后膝关节进入一个持续退化的“生态环境”,稍微受到不良刺激,就会产生一系列病症。

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炎是一种无菌型炎症,中老年人运动过度,或受到冷热刺激,滑膜就容易受到磨损,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

一旦得了滑膜炎,应该减少活动,注意保暖,同时适当做一些康复锻炼,多数人可以自愈。

痛风性关节炎

中年人应酬较多,经常吃大鱼大肉。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中含有嘌呤,可转化为尿酸,如不能顺利排出体外,沉积在关节里,就会导致关节肿痛。

建议尽量减少嘌呤摄入,戒啤酒,适量吃些碱性食物,多喝水,有利于尿酸排泄,预防痛风急性发作。

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常出现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等不适。如果拍片子发现关节磨损、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狭窄,甚至出现关节畸形,说明膝关节退化到了骨关节炎的阶段,已经不可逆转,需要引起重视。轻者可采取康复、止痛治疗,重者应进行关节镜清理手术或关节置换术。

为减缓膝关节退化,45岁以上人群应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减轻膝关节负担;穿有弹性的软底鞋,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降低其磨损程度;尽量不参与骑车、爬山、爬楼等磨损膝关节的运动,坚持每天锻炼膝部肌肉力量,如练习侧抬腿等。

附:简单实用有效的膝关节锻炼方法(动图)

保护膝关节,靠肌肉不靠护具。而坚强的肌肉,是通过锻炼得来的。一个人膝盖不舒服找到我,我只会给他两个建议(当然有明确损伤的除外):一个是注意控制运动量,如果感觉膝盖疼痛就要休息,这是死命令;二是要科学、适量地锻炼膝关节,包括肌肉力量、反应性、敏感性和平衡性。

可是,怎么练?是不是很少有人告诉你?其实分解开来,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的锻炼。虽然很简单,但没人告诉你,肯定不知道;一旦知道了,才发现原来这么简单!

一、静抬腿动作

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坐在训练垫子上,挺直腰杆,两腿伸直,双手用一条长毛巾,将脚底板向上拉起,维持整条腿离开地面的状态,每次维持15秒,然后落地放松。这个动作能有效地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

二、膝关节屈曲锻炼

和上面的动作一样,只不过在背后放置一个物体起到支撑作用。在双手的辅助用力下,缓慢屈曲膝关节,维持2-3秒后,再缓慢伸直膝关节。这个动作能有效地锻炼膝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协调性。

三、屈曲抬腿动作

保持坐立状态,在膝关节下方放置一个垫子,屈曲踝关节,然后缓慢伸直膝关节,维持1-2秒后,再依次放松膝关节和踝关节。这个动作,能有效地锻炼股四头肌的运动效率,也就是图中紫色椭圆形部位。

四、仰卧支撑动作

仰卧在垫子上,膝关节屈曲90度角,双手平放,腰部用力,让自己的臀部离开地面并维持2-3秒后再缓慢放下。这组动作不仅能全面运动下肢的伸肌和屈肌,还能有效地锻炼背部的脊椎旁的肌肉。

五、叉步深蹲动作

前后腿交叉,双手叉腰,让重心落在自己的臀部,缓慢向前移动自己的重心,同时屈曲前面的膝关节。在这个动作的过程中,可以用手感受髌骨来回滑动的过程,及股四头肌收缩和放松的动作。这个动作不仅可以锻炼肌肉力量,还能有效的训练膝关节的稳定性、敏感性和平衡性,让膝关节在运动中更加自如。

六、滚球挤压动作

脚跟和臀部靠墙站立,在膝关节后方的腘窝和墙面之间放置一个具有弹性的训练球。用力让膝关节向墙面运动,从而挤压训练球。这个动作可以训练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小腿后侧肌群的力量,并提高膝关节的整体协调能力。

七、俯卧屈腿运动

俯卧在垫子上,整个躯体伸直状态,脚面贴地。缓慢的屈曲膝关节达到45度,维持1-2秒后再缓慢放下。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后方的肌肉。

八、提踵垫脚动作

双手指尖轻触身前的椅子,小腿后方的肌肉收缩,踮起脚尖,维持2-3秒后在放松。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必须维持抬头挺胸收腹提臀的姿势。这个动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小腿肌肉,让踝关节和膝关节起到联动作用,让下肢形成一个更协调的活动链。

九、深蹲动作

在身后放置一把椅子防止摔倒。让身体的重心落在臀部,缓慢屈曲下肢的膝关节和髋关节,臀部重心随之下降,双上肢缓慢地平举以维持身体的平衡。这个动作能很好地训练臀部及以下肢体的肌肉,并提高整个身体的协调性。

在正常人群中,以上动作,每天至少做一套,每个动作做三十次,如果有条件,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效果更佳,长期下去,能有效地改善膝关节的疼痛,提高膝关节的活动性能;已经出现膝关节异常者,可根据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更改训练方案。

最后,再说一句:膝关节不舒服,别试图通过爬山、爬楼、蹬自行车锻炼,越练越糟糕。

当你平躺时,它的负重几乎为零,当你站立和行走时,它的负重是你体重的1~2倍,跑步时是4倍,蹲和跪时是8倍;它仅仅靠一个狭小的接触面支撑着我们整个身体的重量,它就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

很多人喜欢拿膝盖来调侃,“膝盖中箭了”、“分分钟给跪了”……事实上,膝关节磨损是不可避免、无法逆转的。与大多数器官一样,膝关节也会经历不断成长、达到巅峰、开始磨损、衰老退化的一生。

成长期:要当心生长痛

18岁之前是膝关节的成长期,这一阶段膝关节的疼痛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生长痛

青少年的骨骼生长发育迅速,代谢产物易在膝关节处堆积,夜间膝关节附近或小腿前侧常出现疼痛,即生长痛,是青少年生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度过生长周期就会自动好转。

青少年应注意休息,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或热敷,可有效缓解疼痛。生长痛多是断断续续的,若出现持续性疼痛,要及时就医,排除骨肿瘤、儿童白血病、青少年关节炎等疾病。

胫骨结节骨骺炎

11~15岁的男孩,生长发育快,且运动量大,容易患胫骨结节骨骺炎,表现为骨关节处有肿胀、压痛、红热,伸屈膝或蹲起时疼痛加重。

胫骨结节骨骺炎可自行痊愈,无需药物治疗,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跑、跳、蹦或长时间步行。急性胫骨结节骨骺炎如不能自行缓解,就需要看骨科医生,接受镇痛、消炎或固定等治疗。

盘状半月板

膝关节上下两个长骨之间有一层软骨垫叫半月板,外围厚中间薄,有缓冲关节运动、保护关节面、增加关节活动稳定性的作用。

盘状半月板多由扭转等外力引起,比正常的半月板大而厚,呈盘状。盘状半月板患者如果没有出现膝关节疼痛、弹响、撕裂等症状,无需特殊治疗;若发生撕裂,可手术切除损伤区,以免引起关节退变;手术前后,为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建议患者加强股四头肌锻练。

在青少年易出现的膝关节问题中,许多与运动相关,因此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很重要。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应采取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做好热身运动,不可过量过猛,避免过度跑、跳、蹲,防止运动损伤。

另外,还要合理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益于骨骼发育。

黄金期:运动不知疲倦

18~30岁时,膝关节处于“巅峰状态”,迎来它的黄金期。这一年龄段的人运动起来经常不知疲倦,对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认识不足,容易提前消耗关节。

虽然黄金期的膝关节自我修复能力强,但也不可盲目、过度运动,逞一时之快,否则最终还是由自己的身体埋单。

跑步膝

跑步是最好的锻炼方式之一,能减肥塑形,加强新陈代谢,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心肺功能等。

但是,跑步方式不当易引起“跑步膝”,典型症状是膝关节附近疼痛,长时间保持膝关节弯曲坐姿、上下楼梯或者走坡路时疼痛更明显。

预防“跑步膝”,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塑胶跑道,穿舒适的跑鞋,尽量减少膝关节的撞击和磨损;跑步前必须做好热身运动,提高不同肌群之间的协调性,避免肌肉力量紊乱导致的额外损伤;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最好佩戴护膝。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条腿承重,小腿半屈曲或向外伸展时,身体及大腿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导致半月板撕裂,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下蹲、行走时关节内有“喀嗒喀嗒”的声音,或者关节突然无力、不能活动。

一旦怀疑半月板损伤,需看骨科医生,情况轻微的用支具固定即可慢慢恢复,若损伤严重,需做半月板缝合手术或切除半月板。

前交叉韧带损伤

它大多发生在篮球、足球等专业运动员身上。普通人在柔道、滑雪、羽毛球等运动中剧烈扭转时,也易出现前交叉韧带断裂。

若损伤轻微,保守治疗即可,如打石膏或支具治疗;若断裂严重,则要进行手术缝合或用人工韧带替代。

脆弱期:软骨开始磨损

到30~45岁,膝关节的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酸痛的频率增加,膝关节步入脆弱期。

软骨磨损

软骨是包绕在骨头外面的弹性结构,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脆骨”,能够减少膝关节活动时的摩擦力,从而让运动更有效率。

软骨磨损不仅会破坏软骨表面,影响膝关节活动,磨下来的碎屑还会刺激膝关节周围结构。人体代谢机能下降后,对这些碎屑的吸收能力也会减弱。

因此,处于脆弱期的人要根据自身状况,调整运动强度,让膝关节达到一个新的功能平衡。

副韧带损伤

膝关节功能下降会打破承重平衡,使内外侧副韧带承受额外的压力,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长此以往会导致内外侧副韧带的积累性损伤。

尤其是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膝关节的正常受力模式被人为地改变,更容易损伤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

膝关节脆弱期的保健重点是要避免暴发性强、动作幅度大且频率过高的运动,如足球、篮球运动等,同时要重视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锻炼,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

退化期:惧怕不良刺激

假设每天走1万步,45岁以后膝关节大约要经历1亿次以上的机械磨损,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磨损下来的碎屑在膝关节里越积越多,形成一个个小球状的“游离体”,进一步加重膝关节的退化。这一时期,骨质开始逐渐流失,膝关节的坚固程度随之下降。

中年后膝关节进入一个持续退化的“生态环境”,稍微受到不良刺激,就会产生一系列病症。

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炎是一种无菌型炎症,中老年人运动过度,或受到冷热刺激,滑膜就容易受到磨损,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

一旦得了滑膜炎,应该减少活动,注意保暖,同时适当做一些康复锻炼,多数人可以自愈。

痛风性关节炎

中年人应酬较多,经常吃大鱼大肉。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中含有嘌呤,可转化为尿酸,如不能顺利排出体外,沉积在关节里,就会导致关节肿痛。

建议尽量减少嘌呤摄入,戒啤酒,适量吃些碱性食物,多喝水,有利于尿酸排泄,预防痛风急性发作。

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常出现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等不适。如果拍片子发现关节磨损、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狭窄,甚至出现关节畸形,说明膝关节退化到了骨关节炎的阶段,已经不可逆转,需要引起重视。轻者可采取康复、止痛治疗,重者应进行关节镜清理手术或关节置换术。

为减缓膝关节退化,45岁以上人群应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减轻膝关节负担;穿有弹性的软底鞋,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降低其磨损程度;尽量不参与骑车、爬山、爬楼等磨损膝关节的运动,坚持每天锻炼膝部肌肉力量,如练习侧抬腿等。

附:简单实用有效的膝关节锻炼方法(动图)

保护膝关节,靠肌肉不靠护具。而坚强的肌肉,是通过锻炼得来的。一个人膝盖不舒服找到我,我只会给他两个建议(当然有明确损伤的除外):一个是注意控制运动量,如果感觉膝盖疼痛就要休息,这是死命令;二是要科学、适量地锻炼膝关节,包括肌肉力量、反应性、敏感性和平衡性。

可是,怎么练?是不是很少有人告诉你?其实分解开来,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的锻炼。虽然很简单,但没人告诉你,肯定不知道;一旦知道了,才发现原来这么简单!

一、静抬腿动作

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坐在训练垫子上,挺直腰杆,两腿伸直,双手用一条长毛巾,将脚底板向上拉起,维持整条腿离开地面的状态,每次维持15秒,然后落地放松。这个动作能有效地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

二、膝关节屈曲锻炼

和上面的动作一样,只不过在背后放置一个物体起到支撑作用。在双手的辅助用力下,缓慢屈曲膝关节,维持2-3秒后,再缓慢伸直膝关节。这个动作能有效地锻炼膝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协调性。

三、屈曲抬腿动作

保持坐立状态,在膝关节下方放置一个垫子,屈曲踝关节,然后缓慢伸直膝关节,维持1-2秒后,再依次放松膝关节和踝关节。这个动作,能有效地锻炼股四头肌的运动效率,也就是图中紫色椭圆形部位。

四、仰卧支撑动作

仰卧在垫子上,膝关节屈曲90度角,双手平放,腰部用力,让自己的臀部离开地面并维持2-3秒后再缓慢放下。这组动作不仅能全面运动下肢的伸肌和屈肌,还能有效地锻炼背部的脊椎旁的肌肉。

五、叉步深蹲动作

前后腿交叉,双手叉腰,让重心落在自己的臀部,缓慢向前移动自己的重心,同时屈曲前面的膝关节。在这个动作的过程中,可以用手感受髌骨来回滑动的过程,及股四头肌收缩和放松的动作。这个动作不仅可以锻炼肌肉力量,还能有效的训练膝关节的稳定性、敏感性和平衡性,让膝关节在运动中更加自如。

六、滚球挤压动作

脚跟和臀部靠墙站立,在膝关节后方的腘窝和墙面之间放置一个具有弹性的训练球。用力让膝关节向墙面运动,从而挤压训练球。这个动作可以训练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小腿后侧肌群的力量,并提高膝关节的整体协调能力。

七、俯卧屈腿运动

俯卧在垫子上,整个躯体伸直状态,脚面贴地。缓慢的屈曲膝关节达到45度,维持1-2秒后再缓慢放下。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后方的肌肉。

八、提踵垫脚动作

双手指尖轻触身前的椅子,小腿后方的肌肉收缩,踮起脚尖,维持2-3秒后在放松。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必须维持抬头挺胸收腹提臀的姿势。这个动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小腿肌肉,让踝关节和膝关节起到联动作用,让下肢形成一个更协调的活动链。

九、深蹲动作

在身后放置一把椅子防止摔倒。让身体的重心落在臀部,缓慢屈曲下肢的膝关节和髋关节,臀部重心随之下降,双上肢缓慢地平举以维持身体的平衡。这个动作能很好地训练臀部及以下肢体的肌肉,并提高整个身体的协调性。

在正常人群中,以上动作,每天至少做一套,每个动作做三十次,如果有条件,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效果更佳,长期下去,能有效地改善膝关节的疼痛,提高膝关节的活动性能;已经出现膝关节异常者,可根据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更改训练方案。

最后,再说一句:膝关节不舒服,别试图通过爬山、爬楼、蹬自行车锻炼,越练越糟糕。

说明

本文来源:正欣骨科

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只为分享,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删除,谢谢

长按识别







































上海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