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问]

最近,越来越多的家长反映:宝宝感冒痊愈后,腿突然开始疼痛,走路还一瘸一拐的。疼得厉害的时候大汗淋漓,无法站立和行走。医院做检查,医生却说这是感冒引起的,这下粑粑麻麻们纳闷了…

各位家长别觉得诧异,有一种叫做「髋关节滑膜炎」的疾病,就是由感冒引起的。今天呢就讲讲什么是髋关节滑膜炎,以及如何治疗和护理。

什么髋关节滑膜炎?

(图片来自网络)

髋关节滑膜炎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关节炎,多发生2~10岁的孩子身上,局部无红肿,但髋、膝关节会出现疼痛感。

患该病的宝宝常常表现为:突发性走路颠簸,下肢疼痛,膝、髋出现不同程度疼痛,出现疼痛性跛行,(踮脚现象,一瘸一拐)。幼小的儿童仅出现烦躁、夜间哭闹的表现,局部无红肿,无体温升高或低热,骨盆X片无骨性损坏。

为什么会这样?

关节的活动是需要一些“润滑剂”的,而滑膜就是包裹在关节囊内的一层膜性组织,它会分泌粘稠的关节液来润滑关节面,维持关节的正常功能。

若关节滑膜出现了炎症,滑膜就会变得水肿、增厚,卡在关节缝里引发疼痛。并且,由于关节液的微循环平衡被打破,关节液的产生则会大于吸收,便会出现关节积水,使关节变得肿胀、僵直,进而出现运动性疼痛的现象。

感冒为何会引发髋关节滑膜炎?

这是由于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后,病菌或感染物刺激到髋关节滑膜,造成滑膜充血、发炎,所以才会在感冒1~2周后,让宝宝患上髋关节滑膜炎。

除了感冒引发的髋关节滑膜炎外,对于宝宝来说,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股骨头未发育成熟,宝宝做从高处向下跳跃、走路不稳造成下肢扭伤、以及过度剧烈运动,就会使关节腔受到挤压或牵拉,进而出现滑膜肿胀,诱发髋关节滑膜炎。

髋关节滑膜炎治疗要趁早

宝宝患感冒或呼吸道疾病时腿部疼痛,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髋关节滑膜炎虽不致命,但却很难治愈。拖的时间越久,病程时间就越长。若病情严重时,仍没有进行干预措施,可能导致关节无法屈伸、肌肉萎缩、剧痛、肢体发僵无法行走的严重后果。

小儿得了滑膜炎该怎么办

孩子突然出现踮脚现象(一瘸一拐),首先家长不要惊慌,到医院小儿外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排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Legg-perthes)病、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髋关节结核、小儿风湿关节炎、骨肿瘤等疾病后,避免孩子剧烈运动和受凉,严格卧床休息1-2周后,无需药物治疗多数可以自愈。

如果经过休息后症状不缓解,关节囊积液很多,可考虑患侧肢体牵引,必要时髋关节穿刺或者切开髋关节探查。

?注意关节保暖

髋关节滑膜炎非常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在秋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关节受寒;

?感冒后积极治疗

幼儿发生滑膜炎多是感染引起的,所以孩子感冒后一定要积极治疗,防止诱发该疾病;

?活动要适度

不要让孩子走太远或太久,更不要做剧烈或危险的动作,以减少对关节的损伤;

?饮食忌甜、忌油腻

首先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

少食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因其产生的酮体、酸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等,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关节疼痛、肿胀、骨质脱钙疏松与关节破坏。少食甜食,因其糖类易致过敏,可加重关节滑膜炎的发展,易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重。

不及时治疗有哪些危害

单纯的滑膜炎,还没有引起骨骼实质病变,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受伤股骨头可能会发生缺血性骨坏死。因此,患髋关节滑膜炎的孩子应卧床,避免负重和关节牵引直到患儿髋关节疼痛消失,活动范围恢复正常为止,最好在症状消失后再休息一段时间(7-10天),并在发病后3个月和6个月各做一次复查。

虽然儿童髋关节滑膜炎属于单纯的小儿滑膜炎,是可以治愈的,且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它毕竟也是炎症,细胞渗透性增强,存在一些炎症的病理改变,如关节内有渗出、水肿等,不及时处理可能发生滑膜粘连、肥厚等,导致关节腔内压力升高,使股骨头供血不足,易成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诱发因素。

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可转为化脓性关节炎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因此孩子患了关节滑膜炎要及时实施有效的药物和物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主要是限制孩子的活动,让关节不负重从而减低关节内部压力,防止骨头内部缺血坏死。

传递文明|传递健康

按住指纹3秒“识别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