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病太方便了,没想到一个乡镇卫生院还能请到县里来的专家会诊。”近日,习水县温水镇村民刘女士,刚一出院回到家,就激动地向亲戚朋友讲起看病的经历。
一个月前,刘医院温水分院生产过程中由于“持续性右枕横位,第二产程停滞”,行急诊剖宫产术,术后又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出现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和极重度失血性贫血,情况十分危急。
该院院长侯明强、副院长叶青了解情况后,立即启用医共体联动机制,医院产科、ICU、麻醉科、中心血库调度专家组成救治团队,立即赶往温水分院。经过总院产科主任黄静宜、ICU主任张鹏、麻醉科医师袁艳梅以及分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终于母女平安。
刘女士能够顺利生产,主要得益于习水县全力打造的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简称医共体)为基层百姓带来的高质量医疗保障。
自年以来,习水县启动医共体建设,医院医院为龙头,分别各和12家乡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今年被市政府确定为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后,习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卫生健康局党委精心筹划,医院与温水镇卫生院,医院与土城镇卫生院分别组建医共体,并形成分院,分医院下派副院长担任,分院内部人、财、医院医院统一调配、工作绩效统一考核,推动各个医疗机构由无序竞争向‘一家人’融合发展转变。
强公卫,充分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为重组公共卫生工作队伍,强化医疗与公共卫生工作相结合,温水和土城分院成立了以院班子成员为领队,公共科工作人员为组长,医疗骨干为副组长的下乡入户团队,全院所有职工参与,把辖区内群众全部纳入团队管理范畴,含盖所有公共项目、儿保项目、妇幼项目、医疗签约项目等。医疗模式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实现了工作重点前移,转换了整合战略思路。
保基础,推动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化解首诊及分级诊疗之间的矛盾,从而为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过去,两家乡镇卫生院基本没有开展外科手术,自5月建立分院以来,温水分院平均每月做70台手术,医疗业务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净增20万元以上。
据了解,目前医院温水分院可开展四肢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各部位关节脱位的手法整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阑尾炎切除、疝气修补、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取石术等较大的手术,以及一般外伤的清创缝合术、四肢肌腱离断修补术及腱鞘囊肿、关节滑膜囊肿等门诊小手术。
下一步,两家分院还将购买CT、心脏/颈部血管/胎儿四维彩超、腹腔镜等检查检验设备,对一医院的病患,在分院就能完成检查和诊治。这样一来,医院的收费及医院的辅助检查服务,也进一步拓展了分院的医疗服务范围。
促发展,加大优质资源下沉力度。为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紧密型医共体团队不断完善绩效改革,出台医师增量绩效考核方案,以量化考核为依据。医院绩效向临床一线倾斜,向重点人群、重点岗位倾斜,向积极肯干、会做事、勤做事的人员倾斜的工作导向,突显了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从而调动了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并提升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同时,优化收入结构,严格控制成本,严管药品耗材,合理控制费用,使年上半年药比达到了16.32%,较同期下降8.64%,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来源:习水县医疗卫生局通讯员:何进总监/罗智 审核/何潇迪本期编辑/罗腊梅
投稿邮箱/xsdstxwg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