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而腿变老的明显特征便是出现反复疼痛、关节变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摩擦后不时传来的疼痛感让许多老人的晚年生活寝食难安,而导致这些病痛根源的“凶手”骨关节炎却经常被人们忽视。

  专家表示,骨关节炎常常表现为关节酸胀疼痛,也可肿胀积液,下蹲困难,病情发展严重时上下楼梯都很不方便,特别是劳累后和遇到寒冷后更为严重,若拖延不治,可导致关节变形甚至造成残疾。

年龄越大患骨关节炎病率越高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3.55亿人患有各种关节疾病,而其中约有1.9亿骨关节炎。此外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中显示,在全球50岁以上人口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0%,而在5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上升为80%。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降低,对软骨的修复功能造成影响,出现骨关节炎的年龄比男性早十年。

为何中老年成为骨关节炎的易发人群?

  专家介绍称,它是一种由于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使用时间变长后软骨层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的磨损,无法避免,人到中年后,若依然盲目进行剧烈的高强度运动,极易诱发骨关节炎,此外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防治,进一步发展下去会引起滑膜炎症、半月板损伤、游离体形成、关节外软组织炎症等一系列病变。

误区

  专家指出,由于认知上的原因,有很多中老年人将骨性关节炎错误地当成风湿性疾病进行治疗,每逢劳累过度或季节变换等诱因都会引发关节疼痛,擅自使用各类风湿药物治疗,不但骨关节炎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还会给身体带来许多副作用。

膝骨关节炎可分为三期

1初期

  临床上,很多老人错误的认为自己“腿脚不利索”很常见,不是什么大病,疼痛厉害了吃点止痛药就可以。而且由于骨关节炎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被老人或家人忽视。专家表示,对于中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膝骨关节炎是有一些症状可以加以辨别的。例如在初期无强烈的自觉症状,发展缓慢,发病时间不明。上下台阶只有不舒适感,多数是由于髌骨与股骨的软骨面出现了磨损,不过,这类情况并非一下子就严重的,通常要经过多年的缓慢发展过程。

2中期

  等到中期时,走在平路上也有明显的疼痛感。特别是靠近膝关节内侧部位,由于痛得厉害,诸如正坐、深度弯曲及下蹲等姿势基本上做不到。

3后期

  到了后期,患者疼痛加剧,会产生内翻、外翻及屈曲挛缩畸形,影响日常生活,而且社会活动也受到影响。它不只是表现在肉体的症状上,在患者的精神方面也同样会出现异常。

  一旦出现典型症状后,首先需进行体格检查,“挺髌试验”、“研磨试验”能有效鉴别髌骨关节炎,此外,还可拍X片了解关节部骨质的变化情况、磁共振检查观察关节内部半月板及韧带等;在怀疑是否还有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上可血液检查做鉴别诊断。

治疗方面目前分为三阶段1非药物治疗

  第一阶段,临床上有很多骨关节炎的病人,经常由于一些日常生活中错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所导致,这个时候就需要专家帮助患者进行纠正,此外再加上一些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的物理治疗,对早期患者非常有效。

2以保守治疗为主

  第二阶段,以保守治疗为主,口服中药、消炎止痛药、维生素和葡萄糖,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等药物。虽然有以上的许多种药物可以治疗关节炎,但是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可以使关节炎的病程逆转和停止。药物治疗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减轻症状。

3置换手术

  第三阶段,当关节软骨破坏较严重,间隙严重狭窄时,建议进行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对于仅是单侧出现软骨退化的患者还可仅进行单颗人工关节置换,可以大大改善生活质量。

提醒

  专家特意提醒大家,骨关节炎患者保守治疗三个月后,症状基本就能缓解,生活自理能力可恢复,只有当保守治疗持续反复无效后才考虑关节置换,而关节镜清理术只适用于关节腔内存在软骨碎片、半月板碎片以及骨赘的骨关节炎患者,并不适用于所有病患。

骨关节炎患者该怎么动?

  据悉,无论药物还是手术治疗,若经过治疗后不进行适当的保健,骨关节炎很快就会再次“拜访”。专家表示:

  首先,要控制体重或减肥。肥胖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一旦超过标准体重就应积极减肥。体重下降后能够防止或减轻对关节的损害,并能减轻患病关节所承受的压力。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保暖,对受累关节进行热敷。

  最后,骨关节炎患者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在急性期内注意卧床静养,以便能使患病关节得到充分休息。慢性期,避免关节剧烈活动和过度负重,防止关节承受不恰当重力和暴力,减少关节反复损伤,避免不良姿势造成关节损伤。膝关节受累者应避免跑步、登山、打太极等。

  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快乐!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昆明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