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一:成长之痛
18岁之前是膝关节的成长期。
这一阶段的疼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骨骼发育带来的生长痛,二是活动量过大引起的关节损伤。
阶段二:过度运动之痛
18~30岁时,膝关节迎来黄金期。
虽然处于“巅峰状态”的膝关节自我修复能力强,但如果过度使用,也会造成关节提前损耗,出现剧烈疼痛。
跑步姿势不当、长时间保持膝关节弯曲坐姿、上下楼梯或者走坡路时带来的疼痛;身体及大腿猛然内旋,半月板撕裂带来的痛,都可能是膝关节受伤的表现。
阶段三:脆弱之痛
到30~45岁,膝关节软骨产生早期轻度磨损,酸痛的频率增加,膝关节步入脆弱期。
比如软骨磨损,会影响膝关节活动,磨下来的碎屑还可能刺激膝关节周围结构;常穿高跟鞋的女性膝关节也往往更容易受伤。
阶段四:退变之痛
假设每天走1万步,45岁以后膝关节大约要经历1亿次以上的机械磨损。
磨损下来的碎屑在膝关节里越积越多,会进一步加重膝关节的退变。
这一时期,骨质开始逐渐流失,膝关节的坚固程度随之下降。中年后膝关节持续退变,稍微受到不良刺激,就会产生一系列病症。
滑膜炎
这是一种无菌型炎症,中老年人运动过度,或受到冷热刺激,滑膜就容易受到磨损,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
痛风性关节炎
中年人应酬较多,经常吃大鱼大肉。
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中含有嘌呤,可转化为尿酸,如不能顺利排出体外,沉积在关节里,就会导致关节肿痛。
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常出现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等不适。
医院检查发现关节磨损、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狭窄,甚至出现关节畸形,说明膝关节退化到了骨关节炎的阶段,已不可逆转,需引起重视并及时治疗。
6招帮膝关节“续命”
避免“老来受罪”,膝关节就要省着用,更要从年轻时开始保护,我们给你提了6个建议:
1
控制体重
步行时,膝盖承受的力量是体重的3~6倍。
打个比方,一个体重正常的人提了一袋10公斤重的米,那么每走一步,他的膝盖受力增加30~60公斤;
如果体重超重10斤,他在日常生活中,膝盖就像一直扛着一袋30~60公斤的米。
这还只是在步行状态下,剧烈运动(如跑跳时)承重就更大了。
所以,减轻体重,就能极大减少对负重关节的负担,降低磨损。
医学上评价是否肥胖最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2)。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2
规律锻炼
对关节最健康的运动方案是:运动前热身10分钟,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周不少于5天。
最好的锻炼方式是骑车、游泳等。骑车时,人体大部分重量在臀部,膝盖受力小。
3
合理补钙
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当骨质疏松时,关节容易患病,这就如同房子的地基不牢,墙就容易倒。
4
“省着用”膝盖
平时生活中,避免负重太多。
腿部肌力不够强的人要少爬山;长期需下蹲干活的人,坐个矮凳子,可以有效“节省”膝关节寿命;久站不动的人,要刻意动一动。
需要注意的是,肌肉疲劳时一定要休息,肌肉力量薄弱时,关节受到的冲击伤害成倍增加。
5
重视疼痛症状
当关节有酸痛不适时,表明它开始出问题,可能是运动过多,也可能是缺乏运动导致的。
千万记住,疼痛就是停止运动的信号。此时先休息,不要不当回事。
6
膝盖受伤后要正规治疗
年轻时膝盖受过伤,是老年后骨关节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膝关节结构复杂,伤情也复杂,但无论是软骨伤、半月板伤还是韧带伤,不及时处理都会有严重后果。
因此,如果受到外力导致膝关节肿胀时,往往提示内部有较重的损伤,应及早求助医生。
年轻时就该重视起对膝关节的呵护,多穿一条秋裤、运动有节、控制体重就是对身体最大的回报。
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程瑶责编/朱宸昕
主编/王飞尚健飞互联网总监/孟宝祥
都看到这儿了,点下小花再走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