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对膝关节进行肌骨超声扫查,可判断膝关节腔内有无积液或滑膜增生,膝关节周围肌腱韧带肌肉有无损伤,膝关节腔内及其周围软组织有无占位病变,血管和神经有无异常等。
适应症
1、膝关节肿胀疼痛或者活动障碍;
2、膝关节周围发现肿块者;
3、膝关节活动局部有弹响者;
4、怀疑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或其他病因所致的关节炎。
扫查部位
膝关节的扫查部位可分为膝前区、内区、外区和后区。各区域检查部位应选择相应的体位以充分暴露被检查的区域。下面将临床中常见的解剖结构扫查的体位、超声图像及临床知识点作简单总结。
髌上囊
体位和声像
髌上囊长轴
髌上囊长轴超声图像
髌上囊短轴
图01
髌上囊短轴超声图像
临床知识点
膝前屈,检查时患者仰卧位,膝下垫一软枕,即使膝关节轻度屈曲,此体位下股四头肌肌腱和髌腱呈紧张状态。
检查髌上囊时,探头头端先找到髌骨上缘,尾端放在股四头肌腱上。通过调整探头方向使声束与肌腱垂直,减少各向异性伪像。
髌上囊短轴位时,通过推动股骨前的脂肪垫,脂肪垫与股四头肌肌腱出现滑动部位即为髌上囊。
膝关节屈曲30°~45°有利于其内积液的观察。
观察髌内侧和外侧隐窝内积液时,可在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进行观察。
除积液外,还应该观察囊内有无滑膜增生,关节游离体或其他囊性病变。
髌上囊注射:平面内进针针道
内侧副韧带和半月板
体位和声像
内侧副韧带长轴
内侧副韧带长轴图像
临床知识点
内侧副韧带超声显示为三层结构:浅层为偏高回声,厚约2~4mm,宽约1~2cm,长约12cm;中间呈低回声,为脂肪组织或者内侧副韧带滑囊;深层为偏高回声为,包括股骨-半月板韧带和半月板-胫骨韧带。
内侧副韧带浅层的上端附着在股骨收肌结节前下方及股骨内上髁。
内侧半月板位于股骨和胫骨之间,因其内为纤维软骨,在超声上显示高回声,纵切面呈三角形的尖端朝向关节内,底部紧邻线性偏高回声的关节囊。
焦磷酸钙沉积病时,半月板内可见强回声钙化沉积;痛风时,半月板内可见尿酸盐沉积呈强回声。
鹅足腱
体位和声像
鹅足腱长轴
鹅足腱声像
临床知识点
鹅足腱由缝匠肌、半腱肌和股薄肌的肌腱共同构成。鹅足腱在胫骨的附着处位于膝内侧副韧带胫骨附着处的前下方。
多普勒超声可显示紧贴胫骨面的膝下内侧动脉(如图)。
在膝胫骨附着处超声难以将这三个腱区别开来。
鹅足腱滑囊位于鹅足腱远端和胫骨之间。滑囊炎时局部可见无回声积液,探头加压时可见积液形态发生改变。
膝外侧副韧带
体位和声像
膝外侧副韧带长轴
膝外侧副韧带声像
临床知识点
膝外侧副韧带屈膝时韧带松弛,伸至°时开始紧张,伸直时最紧张。膝关节伸直并成内翻可使韧带紧张,有助于超声检查。
膝外侧副韧带和股二头肌腱均附着于腓骨头,两者呈V字形排列,膝外侧副韧带下段偏前,股二头肌上段偏后,腓骨头是重要的解剖标志。
正常膝外侧副韧带呈一薄的带状的等回声结构,厚度约2~3mm,其远端腓骨头附着处显示稍增厚,回声欠均匀,与股二头肌肌腱的交叉及以及各向异性伪像有关。
髂胫束
体位及声像
髂胫束长轴
髂胫束声像
临床知识点
髂胫束下附着点为胫骨外上髁的Gerdy结节。
声像图呈较高回声的纤维状结构。髂胫束的下1/3段与股骨外侧髁的外侧面相邻,其间有一滑囊。由于髂胫束伸膝时向前移动,屈膝时向后移动,该处滑囊有助于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
髂胫束摩擦综合症时,可见该滑囊出现积液,有时伴有髂胫束的增厚、回声降低。
髂胫束于Gerdy结节止点处可发生肌腱病,表现为局部增厚,回声减低。
前交叉韧带
体位和声像
前交叉韧带斜轴
图01
前交叉韧带声像
临床知识点
检查前交叉韧带需要膝关节屈曲位,以显示髁间窝的前部。此体位可显示前交叉的中远段,为低回声条索状。
前交叉韧带由于位置较深,且部分结构受骨质的遮挡而无法显示,使超声在前交叉韧带的应用受到限制。
股骨滑车
体位及声像
股骨滑车短轴
股骨滑车声像
知识点
检查膝关节软骨时,膝关节完全屈曲,以使股骨滑车处软骨暴露出来。
正常关节透明软骨超声上显示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带,且髁间窝处的软骨,最后股骨内外侧的软骨稍薄。
焦磷酸钙沉积病时于关节软骨内可见与软骨下骨平行的,但又与后者并不相连的出现状高回声。痛风时,于关节软骨表面可见尿酸盐结晶沉积,呈强回声,表现为“双轨征”。
编辑:汤圆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