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
福州作为沿海城市
海鲜可是咱们必不可少的硬菜
但你知道吗?
如果处理海鲜的时候
不慎被刺伤
后果可能很严重
福清58岁的王阿姨
就差点因为处理海鲜
痛失一只手
被鱼刺扎伤久治不愈
原来是感染了细菌
王阿姨回忆,当时在家处理海鲜时不小心被鱼刺扎伤了,起初,王阿姨并没有当回事,伤口未特殊处理,仍继续处理海鲜。
没想到3周后,手指仍旧反复肿胀,疼痛,甚至波及了手掌手腕。这下王阿姨坐不住了,便在当地行消炎对症治疗,但还是没有明显好转。
王阿姨痛得夜里难以入睡,麻木难忍,手部功能也出现握拳障碍,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此后,医院,接受抗风湿、抗感染等治疗后,手部症状仍旧无好转。辗转2个多月,王阿姨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求诊。
经验丰富的郭亮、陈楚医生接诊了王阿姨,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后,即考虑王阿姨患的是“手部感染性腱鞘炎、海分枝杆菌感染”。
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吴学军介绍
“海洋分枝杆菌”在海洋中是无声杀手,普遍存在于淡水、海水等水环境中,经常会杀死家里鱼缸中养的鱼,易从皮肤破损处侵入引起人体感染,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
感染皮肤后,表现为手、足、肘或膝部的无痛性小丘疹或结节样皮损,感染可沿着皮下、腱鞘蔓延。如果被感染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则可能会出现腱鞘炎、滑膜炎、关节炎,甚至是骨髓炎等严重后果。
有研究发现沿海地区的海洋分枝杆菌以老年女性患者为主,原因主要为在处理受感染的鱼或海产品时被海洋分枝杆菌暴露所致,王阿姨也是同样方式被感染。
随即,吴学军主任团队对王阿姨的手部进行了彻底的“病灶清除+肌腱松解+腕管减压+神经松解”手术。
历经一小时时间,成功清除了王阿姨手上的病灶,肌腱和正中神经得以松解,为神经恢复及功能锻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避免了感染进一步扩散,功能丧失,甚至截肢的风险。
目前王阿姨伤口恢复良好,已经恢复了自主屈伸功能。
(资料图)
吴学军介绍,该病往往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菌培养等检测,明确诊断,但由于检出率低而常常延误治疗,甚至出现了很多误诊误治的情况。
很多出现此类手部肿胀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的患者,常常被诊断为风湿性疾病,而当做风湿性关节炎等内科疾病治疗,患者多有长期吃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止痛药或激素的病史,从而延误了治疗,甚至加重病情。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正确治疗极为关键
医生提醒
处理水产品时
要戴上厚一点的手套
防止手指被扎伤
若出现被海鲜扎破出血的情况
要及时消毒处理
如果处理后三天到一周
仍无明显好转
医院诊治
不能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