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9日,医院针刀(疼痛)科来了位右膝外侧肿痛的女士。陈女士今年48岁,患右膝外侧肿痛有3天了。
陈女士从事的是“蹲下-起立”频繁的劳动工作,之前就因为过劳而出现过几次类似的症状。
每次发作,都必须药物加针灸等治疗,结合休息半个月左右才能好。之后发作的症状都会较前面肿痛的利害,治疗的时间也较长。这次肿痛也是在过劳后出现的,肿痛最重;陈女士已服用与之前治疗一样药物3天了,但症状并未见减轻。经人介绍,她来到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针刀(疼痛)科求医,希望能得到彻底治疗。
由于疼痛,陈女士只能缓步行走。在她右膝的外侧偏上方,可见有一个2cm大小的肿胀区,不红;触压有疼痛感;抗阻力试验(+)。右膝X线片显示:“右膝关节未见明显骨性异常;髌上囊积液。”右膝关节B超检查显示:“右膝关节外侧上方囊性包块(考虑髂胫束滑囊积液滑囊炎)。”结合病史、查体、以及辅助检查的情况,接诊的针刀医学专家张晓明主任诊断陈女士患上的是“髂胫束滑囊炎”,可以通过针刀进行标本兼治,达到治愈的目的。
张主任针对陈女士右膝局部、以及整体力线调整的针刀治疗不到5分钟就结束了。陈女士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右膝外侧的疼痛明显减轻了。症状消失大半的陈女士1周后遵医嘱复诊,再做了1次治疗后,未再来诊。半年后,陈女士在带别的病人来针刀(疼痛)科门诊时告诉张主任“2次针刀治疗后就没再有症状了,到现在也未再发过。”
滑囊是由滑液囊组成的,滑液囊的作用是使肌肉和肌腱在重复运动时相互之间易于滑动。这些滑液囊内衬滑膜,滑膜的血管网可分泌滑液。滑囊的炎症可导致滑液增多而引起关节肿胀。关节的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滑囊可出现炎症、肿大以及罕见的情况下出现感染。
髂胫束囊位于髂胫束和股骨外侧髁之间。髂胫束是阔筋膜的延续,止于胫骨外侧髁。在跑步或骑车时,髂胫束可前后摩擦股骨外侧髁,导致髂胫束囊或髂胫束的炎症。在过度使用、不当使用或直接损伤后,髂胫束囊易于形成炎症。
髂胫束滑囊炎的患者可出现膝外侧部的疼痛。活动(尤其是下肢抵抗外展或被动外展时)可使疼痛加重;休息和热敷可减轻疼痛。很多髂胫束滑囊炎患者屈曲患膝也能产生疼痛。患者经常不能屈膝或下楼梯。疼痛呈持续性,多为酸痛,重时可影响睡眠。
查体时可发现髂胫束肌腱附着点正上方有压痛。滑囊部常有明显的肿胀;嘱患者屈曲和伸展患膝,同时触诊该部位会有嘎吱声或“阻滞”感。抗阻力试验多为阳性。
膝关节X线片可表现为关节囊及相关结构钙化(包括髂胫束肌腱),与慢性炎症一致。若可疑膝关节滑囊炎、内结构紊乱或隐匿性肿物或肿瘤的患者,应行膝关节MRI和(或)超声成像检查。肌电图可帮助将髂胫束滑囊炎与神经病变、腰部神经根病变和神经丛病变相鉴别。针刀治疗本病较为简单、有效,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