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疼痛、水肿就是滑膜炎?下文介绍了滑膜炎患者必须了解的几个问题以及常见误区。一、什么是滑膜炎?许多关节的病变都可以引起滑膜炎,但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是膝关节滑膜炎,其次是髋关节和踝关节滑膜炎。如果把关节腔比作一个房间的话,那滑膜就相当于房间里的壁纸。滑膜也就是附着在关节腔内壁的一种软组织,它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分泌滑液,也就是给关节分泌润滑剂同时保护关节软骨。正常滑膜组织示意图(红色箭头指示)所谓滑膜炎,也就是人体的滑膜组织发生了炎症。根据炎症的不同种类分为感染性滑膜炎和无菌性滑膜炎。感染性滑膜炎往往伴有明显全身症状,诊断起来容易,通常能够被治愈。我们通常说的滑膜炎,往往指的无菌性滑膜炎,也就是没有细菌感染而出现的滑膜炎。在临床上膝关节滑膜炎更为常见,而且症状迁延不愈,治疗起来相对顽固。无菌性滑膜炎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虽然没有细菌感染,但其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红、肿、热、痛等炎性特征,所以我们也把它称之为急性滑膜炎或滑膜炎急性发作。急性期滑膜炎通过积极治疗,往往能够痊愈不留下后遗症,若治疗不及时,转变成慢性滑膜炎,往往会反复发作,影响运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二、什么原因会引起滑膜炎?根据年龄不同,滑膜炎发病的原因各有所异。年轻人滑膜炎年轻人膝关节滑膜炎主要是因膝关节扭伤和多种关节内损伤而造成的,如半月板损伤、滑膜损伤、交叉韧带或侧副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另一原因是风湿,类风湿或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侵犯关节的滑膜,引起急性滑膜炎,或者迁延不愈最后转变成慢性滑膜炎。老年人滑膜炎老年人滑膜炎病理改变膝关节滑膜炎,在老年人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骨刺)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儿童滑膜炎儿童滑膜炎通常出现在旅游爬山,或者继发感冒发热之后,患儿通常有短时间内大量运动或长时间走路,登山诱因,部分患儿也因跌倒扭伤发病。超量运动超重运动诱发滑膜炎常见与长期不运动的患者,突然参加登山或马拉松等长跑运动,或出去旅游长时间走路,运动量增加,关节肿胀型主要是过度运动后肿胀为主,疼痛轻重不一。三、滑膜炎有什么症状?膝关节滑膜炎并没有年龄的限制,在任何年龄阶段都会发生。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通常会有较大的运动量,因此在运动中易因膝关节受到打击、扭转、运动过度而发生肿胀、疼痛、活动困难、走路跛行、局部皮肤温度高、皮肤肿胀紧张或关节穿刺出血性液体等。老人通常为慢性滑膜炎表现为主,关节疼痛,肿胀显著,上下楼较显著,僵硬不灵活,走动时有咯吱咯吱弹响声。小儿滑膜炎症状,患儿发病部位大多在髋关节,患儿坐卧、运动、走路会有疼痛感;会出现踮脚(一瘸一拐)现象;发病时间在感冒后一段时期较多,发病前期父母不易发现或易误诊。正常滑膜与滑膜炎的滑膜对比01轻度症状以关节疼痛为主,关节肿胀不显著或伴有轻度肿胀,走路咯吱咯吱弹响,上下楼或用力时关节疼痛或有不适感;长时间行走关节有发烧、发僵的感觉,疼痛加剧。02中度症状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疼痛不显著,下蹲或打弯有不适感、个别患者伴有肌肉萎缩,过度运动后肿胀。早晨症状比较轻,晚间加重;不能长时间行走,走路多了小腿会泛起酸胀感、积液增多。03重度症状关节肿胀、疼痛比较显著,并伴有积液、骨刺、游离骨。四、滑膜炎如何治疗?通常情况下,我们说的滑膜炎多数指的是无菌性滑膜炎,这一类滑膜炎使用抗生素(青霉素,先锋头孢,克林霉素等)消炎是无效的。对于关节腔积液,少量积液是完全可以自己吸收;对于大量关节腔积液患者,我们不推荐反复抽液体。如果滑膜炎症不能控制,反复分泌过多滑液,无论你怎么抽取液体,关节还是会继续肿胀,只有真正控制滑膜的炎症,滑膜不再分泌液体,这样才能真正彻底控制关节腔积水。五、如何预防滑膜炎?避免膝关节过度活动及劳损下肢剧烈运动者(如舞蹈演员、运动员、搬运工等)要注意劳逸结合。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滑膜退变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控制体重过于肥胖者,要适当控制饮食,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热量的摄入,将体重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减轻关节上的压力和磨损程度,可以预防关节滑膜炎。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滑膜炎。适当运动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滑膜炎,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衣着,保护好滑膜炎容易发病的膝关节部位,不要再贪恋空调,平时多注意活动锻炼,更好的预防滑膜炎,必要时穿戴护膝既可以保暖,也可以保护关节。合理膳食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滑膜炎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年人多晒太阳同时从事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减慢骨组织的衰老和退行性改变进程。(去多晒太阳)六、安全的调理方法想要彻底摆脱滑膜炎,不妨试试艾灸,无痛安全,消融积液!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本草纲目》记载:“艾,外用灸百病,壮元阳,通经脉,行气活血”。那么,艾灸如何调理滑膜炎呢?中医学认为滑膜炎属于“痹症”范畴,关节滑膜炎分为外伤及慢性劳损两方面。膝关节遭受骨折、脱位、韧带断裂、软骨损伤等床上后,都可使关节滑膜同时受损。伤后积瘀积液,湿热相博,使膝关节发热、胀痛、灼热、肌肉拘挛,关节屈伸障碍,形成急性滑膜炎;如受伤较轻,或长期慢性劳损,加之风寒、湿邪侵袭可使膝部逐渐出现肿胀,功能障碍,形成慢性滑膜炎。调理滑膜炎的方法,西医学多认为,目前还没有能力使滑膜炎的病理逆转,患者只能使用止痛药、止痛针、抽积液等来缓解症状。然而,素来强调整体施治、治病求本的中医学对此症早有研究,并以长于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消肿镇痛、强筋壮骨的艾灸疗法的临床调理效果最为显著。艾灸主穴:膝眼犊鼻百虫窝鹤顶阳陵泉三阴交阿是穴(即病变部位用手按压时感觉有明显酸麻、疼痛处)。艾灸配穴:可在与病变对应的部位或病变周围部位取穴,风市穴(直立垂手,中指指尖所指处)、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
临床资料
某院收治运动性损伤致创伤性滑膜炎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15~36岁。损伤部位,左膝42例,右膝58例,其中双膝关节同时积液为3例。35例患者为急性损伤引起的滑膜炎,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肿胀快,疼痛剧烈,常因局部温度升高而有灼热感;65例患者为慢性损伤引起的滑膜炎,其临床特点是病程长,多呈持续性钝痛,肿胀时重时轻,膝发软无力,发僵不灵活,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所有患者浮殡试验、积液诱发膨出试验均为阳性:66例积液量(+),24例积液拟定量(++),10积液量(+++)。温针灸取穴膝眼、犊鼻、阳陵泉、三阴交加配阿是穴。嘱患者取坐位,全身放松,膝下加垫。局部皮肤常规消毒,30号1.5一2.5寸毫针,由内膝眼透外膝眼,进针0.5一1寸后,行捻、转、提、插针法,在患者感觉酸、胀、麻最明显处留针,其他穴位扎法类同。将先准备好的药艾条(剪成3cm长度)插人两侧针柄上,用火点燃艾团,配以红外线灯照射,约25-30分钟艾团燃尽,取针。一天一次,7一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减轻膝关节负担,尤其避免做跳跃和扭转动作。结果本组例经针灸配合艾灸联合治疗一疗程后,66例积液量(+)及13例积液量(++)患者,积液诱发膨出试验转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1例积液量(++)及10例积液量(+++)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受限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积液量分别转为(+)及(++)。治愈率达79%,总有效率为%。小结以上穴位和温针灸法,不仅仅适用于运动创伤性滑膜炎,还适用于其它原因引发的膝关节疼痛。针刺须由专业人员来操作,家庭自我施治时,可手持艾条温和灸上述穴位,每次每穴15分钟左右,一天一次。也可使用灸盒灸患处,患处可灸30分钟,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如条件许可,最好就医配药,在患处温敷中药+艾灸,效果也很好。阅读原文正宗蕲春端午采摘石臼艾绒、艾条及相关用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