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分类
乳腺超声可分为三类:B型超声(普通超声)、D型(多普勒血流成像)、E型(弹性成像)
B型超声是我们最经常看到的超声检查,可以轻松检测出乳腺的病变组织,但是对它的良恶定性比较困难。
D型超声,我们在乳腺检测中比较少用到。
E型成像,也就是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的应用,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判断的准确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B型超声(普通超声)D型(多普勒血流成像)E型(弹性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原理
超声弹性成像,又称组织应变成像,或E型超声,是一种提供组织硬度的成像模式,反映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一种新维度的超声信息,为医生提供更多诊断信息,有助于病变定性诊断。
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弹性模量,也就是硬度不同,而恶性组织通常比正常组织的硬度要大。弹性成像技术,就是通过向乳腺组织施加一个力,并通过乳腺组织受力前后反射的回波信号来获取乳腺各位置的变形程度,再以灰阶或者彩色编码成像,以此来呈现病变组织,并且区分病变组织的良恶性质。
超声弹性成像的评分方式及意义
目前关于弹性成像的研究报道均采用5分评分法来确定乳腺病灶的良恶性。
1~2分是相对较软的病灶,为良性;
4~5分是相对较硬的病灶,为恶性。
而3分是良恶性的交界区间,不能笼统定义为良性或者恶性。
如果你们的评分是3分的话,就需要进一步去结合临床特点、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必要时要进行病理活检来确定病灶的良恶性。
根据病灶区显示的不同颜色(不同相对硬度),将弹性图像表现评为V级(1~5分):
以弹性评分3分为诊断界点,≥3分为恶性,3分为良性。
1分,病灶区以囊性成分为主,表现为红蓝相间或蓝绿红相间。
2分,病灶与周围组织呈均匀的绿色。
3分,病灶区以绿色为主,周边呈蓝色。
4分,病灶区呈杂乱的蓝绿相间分布。
5分,病灶区完全为蓝色覆盖或周围区域为蓝色。
组织的弹性依赖于其分子和微观结构,临床医生通过触诊定性评价和诊断乳腺肿块,其基础是组织硬度或弹性与病变的组织病理密切相关。
新的弹性成像技术提供了组织硬度的图像,也就是关于病变的组织特征的信息。
根据不同组织间弹性系数不同,在受到外力压迫后组织发生变形的程度不同,将受压前后回声信号移动幅度的变化转化为实时彩色图像。
弹性系数小、受压后位移变化大的组织显示为红色
弹性系数大、受压后位移变化小的组织显示为蓝色
弹性系数中等的组织显示为绿色,借图像色彩反映组织的硬度。
弹性成像技术,使超声图像拓宽,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能更生动地显示及定位病变。
简单来说:
弹性成像就是组织软硬度应变成像
2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差别的彩色显示方法
软
硬
3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诊断方面的应用意义
1、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2、癌变扩散区域的确定
3、治疗效果的确认,术后效果跟踪
总结
超声弹性成像能够直观地显示和量化组织弹性,可辅助判断病变的恶性程度,比普通超声在判断病变组织良恶性上更为准确。
然而单纯根据弹性成像的评分判断,还是有可能将良性病变误判为恶性病变(尤其是评分为3分的情况下),因此还要结合二维图像以及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
B型超声(普通超声)与E型超声(弹性成像)差别
左图为弹性成像图右图为普通B超模式
B型超声组织通过声阻抗来鉴别组织病变部位,E型超声通过组织弹性系数来鉴别病变。
而组织弹性系数的差别远比声阻抗的差别大几个数量级,所以E型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发现B型图像上模糊不清的病变。
(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
(病理结果:纤维腺瘤)
下图为例:
纤维腺瘤浸润性导管癌
而通过E型超声可以明显看出左侧病变为均匀绿色形变,表明组织较软,是纤维瘤。
(绿色表示形变较大)
而右边病变基本无形变,为蓝色,表明病变较硬,是浸润性导管癌。
(蓝色表示基本无形变)
(二维图像显示肿物呈横椭圆形,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内部似乎见散在点状强回声。)
(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物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杂乱。)
(弹性示肿物区域呈均匀一致的蓝色。)
(这是一个良性肿瘤的二维图像。)
(这是上一个良性肿瘤的弹性图像,肿瘤区域与周边正常乳腺组织均呈现的均匀一致的绿色间红色。)
(恶性肿瘤)
(乳腺腺病)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纤维腺瘤)
0级:不完整的评估,需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
I级:阴性或正常。
II级:良性改变,如单纯性囊肿,随访后无改变的纤维腺瘤。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
III级:良性可能性大,恶性率小于2%,3-6个月追踪观察。
符合以下第l、2条,再加另外3条(含3条)以上者:
(1)肿块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
(2)肿块与皮肤平行或宽大于高;
(3)肿块边界清楚;
(4)肿块周缘(与周围组织之移行带或区域)窄而锐利;
(5)肿块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改变;
(6)肿块周围组织无改变;
(7)肿块较大钙化(≥0.5cm)和(或)两侧边缘锐利或规整的后方声影;
(8)肿块内部无血流。
IV级:可疑恶性病变,考虑穿刺活检。
V级:高度怀疑恶性病变,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
符合以下8条中的3条或3条以上者为5级,不符合第2、3条或不符合5级标准者为4级:
(1)肿块形态不规则;
(2)肿块与皮肤不平行或高宽;
(3)肿块边界不清楚、模糊、微小分叶、成角和(或)毛刺;
(4)肿块强回声晕征;
(5)肿块两侧边缘不锐利或不规整的后方声影;
(6)肿块周围组织有改变,Cooper韧带变直和增厚,正常结构分层中断或消失,皮肤增厚或凹陷;
(7)肿块内微小钙化(0.5cm);
(8)肿块内部有血流。
VI级:活检已证实为恶性病变。
目录第一章.肝胆超声篇第1节.肝脏剑突下横切面、剑突下纵切面、左锁骨中线纵切面第2节.肝外胆管纵切、胆囊右肋缘下纵、斜切面第3节.肝脏右肋缘下第一、二斜切面第4节.肝脏右侧第五肋间斜切面第5节.右肋间第二斜切面第6节.肝脏经腹主动脉纵切面第7节.肝脏经下腔静脉纵切面第8节.肝肾切面第9节.肝脏其他切面第10节.胆系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第11节.胆囊胆管切面第二章.脾胰超声篇第1节.脾脏左肋间斜切面第2节.脾脏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第3节.胰腺长轴切面第4节.胰腺左、右正中旁纵断面第5节.胰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第三章.泌尿生殖超声篇第1节.肾横切面、矢状切面第2节.肾冠状切面第3节.肾脏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第4节.输尿管超声检查规范第5节.膀胱第6节.膀胱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第7节.前列腺第8节.前列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第9节.阴囊第10节.肾上腺第四章.浅表超声篇第1节.眼部第2节.甲状腺第3节.乳腺第4节.胸膜腔检查第5节.胃超声扫查手法第6节.阑尾超声手法技巧第四章.妇产科超声篇第1节.妇科超声检查第2节.妇科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第3节.经阴道超声TVS的操作方法第4节.产科超声检查第5节.胎儿系统排畸形标准测量切面第6节.产科超声经典总结第六章.心血管超声篇第1节.血管超声操作技巧第2节.周围血管超声检查第3节.颈总动脉近、远端长轴切面、颈动脉窦部第4节.颈内、外动脉长轴切面第5节.贵要静脉第6节.肘正中静脉第7节.头静脉第8节.四肢血管操作手法演示图第9节.腹部大血管操作手法演示图第10节.心脏操作手法演示图第11节.心脏检查正常切面图第12节.心脏经典总结第七章.肌肉骨骼超声篇第1节.股神经阻滞第2节.尺神经阻滞第3节.桡神经阻滞第4节.正中神经阻滞第5节.肱骨远端短轴、肘窝正中短轴切面第6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长、短轴切面第7节.肱三头肌和鹰嘴窝长、短轴切面第8节.远端肱二头肌腱长轴切面第9节.桡侧副韧带第10节.伸肌总腱第11节.腕部指屈肌腱第12节.指伸肌腱第13节.指屈肌腱(手掌部、近节指骨近中远段)第14节.腕第一腔室第15节.腕第二腔室第16节.腕第三腔室第17节.腕第四、五腔室第18节.腕第六腔室第19节.冈上肌腱长、短轴切面第20节.冈下肌腱长轴切面第21节.肩胛下肌腱长、短轴切面第22节.髋关节前部长轴切面第23节.髋外侧臀中肌肌腱附着处长轴切面第24节.髂胫束长轴切面第25节.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静脉及股神经短轴切面、耻骨肌短轴切面第26节.股骨头处髂腰肌肌腱长轴切面、髂腰肌肌腱远端切面第27节.关节软骨切面第28节.缝匠肌、股直肌短轴切面第29节.膝关节前部股四头肌腱、髌上囊长轴切面第30节.膝内侧鹅足腱长轴切面第31节.膝腓侧副韧带第32节.胫腓前韧带第33节.髌腱及髌前滑囊长轴切面第34节.腘窝囊肿间隙短轴切面第35节.前交叉韧带长轴切面第36节.后交叉韧带长轴切面第37节.外踝腓骨长、短肌腱短轴切面第38节.内踝处肌腱短轴切面第39节.距腓前韧带长轴切面第40节.小鱼际短轴切面第41节.跟腱附着处长轴切面第42节.踝关节腔长轴切面第43节.肩部肌肉第八章.超声手法基础篇第1节.超声仪器和图像调节第2节.超声检查手法第3节.各脏器超声检查手法技巧第4节.超声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第5节.超声入门第6节.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第九章.超声报告篇第1节.超声如何留取漂亮的图片第2节.如何快速提高超声诊断水平的方法与技巧第3节.体位对超声的重要性4.超声报告书写规范第5节.超声图象表现内容和诊断术语第6节.超声报告单书写与、签发、存储制度第7节.超声经典总结第8节.超声报告范文
精彩片段
曹雁老师巅峰著作,超声操作手法与报告,超声入门和系统学习必备书籍,全国统一售价元。超声操作手法与报告,彩色铜版纸精装,扫码配套视频,超声手法演示,解剖,正常值,报告范文。
销售部负责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