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女性,24岁,职员,既往体健,无风湿病家族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2.主诉:发作性右膝关节肿痛半年,再发2天。
3.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膝关节肿痛,发作性,疼痛较剧,伴局部皮肤发红发热,半年内发作性加重3次,无明显规律,无其他关节肿痛、皮疹发热、口腔溃疡等表现,医院就诊,查“MR:右膝关节积液,右膝关节滑膜炎”,“HLA-B27阴性,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正常范围”,予关节穿刺抽液、“塞来昔布、扶他林软膏”消炎止痛后能缓解。2天前再发右膝关节肿痛,疼痛剧烈伴绞索感,严重时关节活动完全受限,当地“弗诺昔康针”消炎止痛无效,转我院急诊入院。
图1入院时右膝关节
4.检查结果
炎症指标:白细胞5.7*10^9/L,血沉14mm/h,CRP0.5mg/L
免疫指标:ANA+ENAs、免疫球蛋白、补体、抗CCP抗体、RF、ASO、HLA-B27均阴性
关节液检查:常规、生化、培养均无殊
其他:血尿酸umol/L,甲状腺功能、血肿瘤标记物全套均正常范围
图2右膝关节X片未见明显异常图3右膝关节MR平扫+动态增强:右膝关节周围滑膜多发不规则增厚,右膝关节腔及滑囊积液图4超声:右膝关节积液,关节腔内可见片状高回声信号不伴后方声影
图5关节镜探查:镜下见关节腔内大量米粒大小白色游离体,滑囊壁上亦可见白色颗粒组织附着
图6病理:(右膝关节内游离体)送检组织内多个大小不等的软骨样结节5.诊断:滑膜软骨瘤
6.治疗:外科手术清理,-9术后至今无再发
7.讨论
滑膜软骨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关节滑膜或滑膜囊、腱鞘的异常增殖性良性肿瘤,滑膜软骨化增生后可形成蒂,以游离形式脱离,也可发生软骨内骨化。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为原发性,男女发病比例约2~4:1,多发生于30-50岁,原发性滑膜软骨瘤通常局限于单关节,以膝关节最多见,髋、肘、肩、颞颌关节也可发生。患者多出现关节肿痛、活动突然受限、关节绞索等症状,X片或CT可显示关节内钙化的软骨样游离体、骨侵蚀等(图7)。目前认为结合临床症状及上述影像学基本可以完成诊断,但多达30%的病例软骨体无钙化或骨化,X片显示正常,给诊断增加了困难,最终诊断依赖于滑膜中具有典型软骨结节的组织病理学。
此次病例中患者为年轻女性,临床仅表现为发作性单关节肿痛,内科医生在寻找单关节炎病因时,往往会局限在晶体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内科疾病,但如炎症指标及免疫指标无阳性发现,常见风湿科关节炎均难以解释情况下,开拓思路非常必要,多学科交流,在该病例中,患者软骨体未骨化,导致影像检查未能明确方向,内窥镜的引入在诊断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发作特点及镜下所见关节腔内大量游离体,最终诊断原发性滑膜软骨瘤。
值得一提的是,该病例的关节镜是由风湿科医生独立完成,医院风湿科年引入了针刀镜技术,针刀镜系统主要部分为针式关节镜,核心包括内窥镜观察及关节腔内灌洗,既适用于疑难病例的诊断,也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炎性关节炎的治疗,可明显改善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在风湿科适用范围广泛。该手术具体操作为关节内局部麻醉,创伤较小,可成为风湿科医生又一诊治利器。
图7:新英格兰杂志报道类风关合并滑膜软骨瘤1例
撰稿人:陈阿琼
宁波医疗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
医师介绍:陈阿琼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现担任浙江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组员。
年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针刀镜、经筋刀技术,熟练关节B超及B超引导下穿刺治疗。同时主持负责宁波市自然基金项目1项,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
更多专业资讯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