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范治疗,定期监测与随访。RA的治疗目标是达到疾病缓解或降低疾病活动度,即达标治疗,最终目的为控制病情、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医生应该选择适合的影像学技术作为诊断的工具以达到及时控制病情,改善生活治疗的效果。

RA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及预后影响重大,而影像学检查对于RA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四种检查手段在敏感度和特异度上各有优势。

X线平片

X线是评估RA关节结构损害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之一,早期可见关节肿胀、关节间隙增宽、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及关节软骨破坏,但软骨下骨皮质完整,局部软组织层次不清,关节软组织可见梭形肿胀,这几乎是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所特有的早期改变。

上述症状最早发生于手足小关节,以掌指关节及腕关节最为常见。晚期X线呈现普遍性骨质疏松,骨端关节面模糊、不整。骨皮质变薄,见斑点状及小囊状密度减低区,骨密度与周围软组织密度几乎相等。关节呈脱位、半脱位状,关节面模糊,可见骨破坏融合,可发生继发性退行性关节病改变。

X线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仅检查费用低,易获取;而且可以显示多数可疑RA患者的早期改变,为早期RA诊断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然而也有一定的限定性,对早期骨损害的敏感度低且暴露于电离辐射,只能显示病变二维情况等。

超声检查

早期关节囊增厚,关节渗出液回声均质,其后,关节囊进一步增厚,伴有滑膜增厚,增厚的滑膜在超声显像为低回声甚至无回声的区城。关节渗出液量增多,回声不均质。

晚期可见关节腔内暗区增宽,液性暗区明显,滑膜表面呈结节状凸起;部分患者可有伸肌腱滑膜炎和滑膜囊肿同时伴有血管翳形成,血管翳致使血流信号增多,血流可显示为点、棒状;关节骨质破坏,骨皮质呈不规则缺损,伴下方骨髓声学增强提示骨侵蚀。

超声检查对于滑膜炎及骨侵蚀的诊断,明显高于X线平片,而与MRI相比,超声在显示关节积液、滑膜增厚和血管翳形成上更有意义,且超声在临床中更易于指导关节穿刺及治疗。

然而X线平片对于显示骨质疏松有一定帮助,超声检查对于骨质疏松不易显示且对深度关节变化的检测敏感度低(臀部、肩关节、髋关节)。

CT扫描

CT在检测骨侵蚀情况的能力较其他技术准确,早期受累关节周围滑膜囊肿,空腔性积液,骨端呈现小凹状缺损,或骨内骨质破坏,横状面、矢状面或冠状面显示关节间隙狭窄。

CT对大关节病变及肺部疾病的检测有一定的价值,但CT无法检测活动性炎症如滑膜炎、腱鞘炎等,故当RA累及大关节或RA患者合并肺部病变时可使用CT观察疾病情况;检测RA骨侵蚀情况也可使用CT。

MRI表现

MRI是检测早期RA病变最敏感的手段。早期滑膜组织在关节内显影,滑膜渗出,常在T1WI、T2WI上呈中等信号强度,关节破坏软骨层次模糊消失和信号改变,T1WI呈中等强度倍号,T2WI上呈不规则高信号,软骨表面可见毛糙和轻微的高低不平,成小囊状变;韧带及关节囊增厚。

骨髓腔内自由水样信号强度,骨髓在T2加权像信号呈斑片状增高,增强T1WI可明显强化增生,提示骨髓水肿;条状、结节状或团块状血管翳形成。

血管翳病变在T1和T2加权像上均为低至中等强度的信号,如伴有渗液则T2WI可呈现高信号;骨端软骨下骨缺损,关节骨质侵蚀改变,表现为关节面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骨侵蚀区内因有炎性滑膜组织可以强化显示信号增高。

关节腔积液的MRI显示为关节肿胀,关节间隙增宽,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

MRI作为新型的无创查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已十分成熟,在判断急性滑膜炎、血管翳、滑膜、关节软骨和骨侵蚀等方面优于X线平片和CT扫描等方法。但在发现骨皮质破坏和骨膜反应却不如X线和CT,但MRI可以作为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

小结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X线主要表现早期关节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及关节面和关节面下骨质破坏、骨膜增生、韧带骨化及类风湿骨炎;晚期为关节脱位、半脱位畸形以及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CT扫描与X线平片的早期表现主要区区别在于CT能显示骨质侵独病变(X线平片不能),特别是在RA早期,如早期腕关节的骨侵蚀病变。

MRI除了能显示X平片与CT扫描不能表现的骨质侵蚀病变外,还可直接显示滑膜及关节积液的改变。超声检查与MRI具有相近的检查功效,但超声在显示关节积液、滑膜增厚和血管翳形成上更有意义。

从成本-效益分折的角度来讲,临床上常规首选的检查方法仍是传统的X线平片检查,若传统的X线检査所见仍不足以为临床高度怀疑的RA患者提供诊断依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CT或MRI扫描作进一步检查。

作者:李牧扬

责编:佳佳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王明玉,王宪斌,孙雪辉,刘奉立,黄生传,马厚升.影像学检查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J].齐鲁医学杂志,,30(05):-.

[2]林斌,张进,郜璐璐,宋飞鹏.影像学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9(14):-.

[3]马方红,王贵娟.影像学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荟萃,(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