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MS)又称滑液囊霉形体感染、滑膜囊霉形体感染、传染性滑液囊炎、传染性滑膜炎.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关节肿大,滑液囊和腱鞘发炎症状明显。该病病程长,笼养鸡不易被发现,经常给养鸡生产造成难于弥补的损失,该病分布于全世界,近几年该病在中国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有的地区或季节还相当严重。
该病病原为滑液囊支原体,呈多形态的球形体(直径约0.2~0.4unr)比鸡毒支原体(MG)稍小.革兰氏染色阴性。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菌株的致病力有差异.引起的症状也因病原的趋向性而不同。滑液囊支原体对冷、热、干燥和一般消毒剂都很敏感.支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离开鸡体后很快失去活力。在18-20℃的室温下可存活6天。在20℃的鸡粪中存活1-3天。如果空舍时间长,就没有能力存在于鸡舍里。
关节型病例常出现腱鞘炎、滑膜炎和骨关节炎,病初水肿,有渗出物,呈黄色或灰色,清亮,有黏性,随病程发展,渐次混浊,最终呈干酪状。严重病例甚至在头顶和颈上方出现干酪物。受影响的关节呈橘黄色,有时关节软骨出现糜烂组织病理学检查,软组织水肿腱鞘和滑液囊腔有异嗜性细胞浸润随后因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而变厚,有时异嗜性细胞炎性变化扩展到下层骨,形成纤维素样变性。内脏器官一般不见特征性病变。
呼吸型病例气管内有黏液,由于单核细胞浸润和网状细胞增多,而出现肝脾肿大,肝呈斑驳状玫瑰绿色,肾脏也可能肿胀,变白。淋巴细胞变性,可能导致胸腺和法氏囊萎缩,有时出现心包炎、心外膜炎和心内膜炎。
蛋鸡养殖场容易出现典型或非典型的滑液囊支原体症状,尤其是20日龄之后的雏鸡和转群上笼的青年鸡尤为多见,70日龄--90日龄发病比较普遍,临床主要表现为鸡只腿关节肿大,爪垫肿胀,胸部龙骨处囊肿,触之内有波动感,初期囊肿内为无色粘绸液体,后逐步发展为黄色块状干酪物。感染初期,病鸡精神尚好,饮食正常;病程稍长,则精神不振,独处,喜卧,常呆在料槽和水槽边,食欲下降,生长停滞,消瘦,脱水,鸡冠苍白,严重时鸡冠萎缩,呈紫红色。典型症状是跗关节和跖关节肿胀、跛行,甚至变形;慢性病例可见胸部龙骨出现硬结,进而软化为胸囊肿。成年鸡症状轻微,仅关节肿胀,体重减轻。早期治疗效果明显,不会影响后期产蛋率,但是日龄后无治疗价值,感染本病后最大的危害是引起鸡群整齐度差、淘汰率高,鸡群没有产蛋高峰,在临床上使用金芪口服液+万均灭+替加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实际操作中,常用的消毒药可迅速杀死。青霉素、新霉素、多粘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低浓度的醋酸铊(1:)对支原体没有作用,但对链霉素及其它广谱抗生素如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及泰妙菌素等敏感,可用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