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名军人,曾两次作为军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父亲成了孙琼心中永远的丰碑。军营中长大的她身上总体现出一种雷厉风行的特质。虽然父亲已去世二十年了,但在她的耳畔一直萦绕着父亲的临终嘱托:“好好教书,听党话,跟党走,做个好老师!”

从教31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这就是孙琼——贵州省兴义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在马岭河畔,峽谷深处的兴义中学,记者见到孙琼,承担双重职责的她,正忍受着严重滑膜炎腿疾坚守在教学一线,为了搞好教育教学事业,抓好学校管理,长期以来,孙琼坚守故乡搞教育的身影遍布各个校园角落。别人眼中,她是贵州省首批名校长培养对象,贵州省民族教育双百工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获得市级教学名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州级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人前是荣誉,背后是艰辛。兴义中学作为教育集团总校,办学11年,在区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集团下辖兴义中学、兴义三中、兴义六中、洒金中学。孙琼同志作为贵州省极具影响力的名师名校长,利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辐射、引领、带动”的作用,与8位教师进行了“师徒结对”,引领了黔西南州近40名中小学校长快速成长,培养了近30名少数民族名师,辐射带动了3个乡村名师工作站的快速发展。

洒金中学是为了解决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新市民子弟就近入学而筹建的规模中学。年4月,孙琼接到命令,洒金中学建成后交由兴义中学教育集团管理。在教育资源稀缺背景下,洒金中学必须赶在年9月开学前正式投入使用。

“接到任务后,我们的内心很忐忑,一边是教育资源整合难度大,一边是亟待入学的3万洒金新城新市民子女,目标只有一个,学校必须准时开学!”孙琼告诉记者,学校开建以来,自己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紧急从全集团抽调9人管理团队,奋战近三月,学校终于艰难开学。

由于学校新建,雨季泥泞,患有严重滑膜炎腿疾的孙琼,还是一瘸一拐地坚持在学校与师生同吃同住。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该校发展为拥有专任教师人,在校生人的成熟中学。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学生人,建档立卡户学生人,留守儿童人。实现了让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在舒适的环境里学习,在学习中蓄力,让贫困家庭子女具备造血功能的长远目标。

从教31年,孙琼同志资助困难学生不计其数,定期资助困难残疾学生徐伦昌,低保户子弟张飞宇;后来又陆续资助贫困生张胜师、年度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田应志等,顺利帮助学子完成学业。学生生病时嘘寒问暖、垫付医药费,学生困难时及时援助,为他们能正常就读提供保障,成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校长妈妈。

作为一名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孙琼还致力于中学课改的实践,她常思考,作为西南地区经济欠发达、教育相对落后的省份,要以“互联网+教育”理念为指导,搭建了师生无时空界线的互动学习平台,提升了教学的精准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开创了多路径学习的新时代。为教育帮扶开辟了新路径。

近两年,学校在孙琼的带领下,成效显著:年兴义中学高考重点上线较上年提升9.91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为91.67%;年重点上线较上年提升6.61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为95.96%。学校连续两年获黔西南州高考质量一等奖。

供稿:劳动时报全媒体记者曾万锦

本期编辑:张茜晶

邮箱:

qq.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