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症病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关节破坏变形,故需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调整治疗方案并监测药物副作用。
然而,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检查项目繁多,从确诊到后期复诊,各个阶段检查项目不尽相同。那么,患者究竟需要做哪些相关检查呢?哪些结果可确诊类风湿关节炎呢?
就诊时应做哪些检查?
①血常规,C反应蛋白(CPR),血沉(ESR),红细胞沉降率,大生化检查
血沉和C反应蛋白是反映病情活动的主要指标,病情活动时常升高,病情缓解时可降至正常。
②风湿三项: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SO)
类风湿因子女性比例更高,发病越早、因子越高预后越差。
③受损部位X光、腹部彩超
受损部位关节的X线片对RA的诊断、关节病变分期监测有很重要的作用;RA用药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腹部彩超可检查肝肾是否有器质性病变。
哪些结果可确诊风湿性关节炎?
典型症状四项:
①关节肿痛、晨僵持续一小时以上;
②对称性小关节痛。以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等小关节疼痛为主;
③有三个关节以上同时疼痛。腕关节、掌指关节、第一指间其中有一个关节肿痛;
④前三项症状都有且持续6周以上。
联合典型症状四项且抗CCP抗体阳性,典型症状四项中有两项且抗CCP抗体阳性、X光或彩超有异常可确诊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