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8%的人口患上膝关节疾病,我掐指一算大概有1.1亿人,真不是小数字!确实周围很多中老年朋友抱怨膝盖不舒服、上楼不方便,甚至很多年轻人也早早加入了膝关节疾病的大军。
那么,膝关节疾病一般会有什么症状表现?
1、膝盖里面不舒服
膝盖里面不舒服的主要症状是膝盖内侧有不适感,尤其是爬楼梯时有疼痛感会加重,右手触摸时疼痛并且会有温热的感觉,同时也伴有肿胀。可能患上了髌前滑囊炎,在患者的韧带骨头以及肌腱之间会含有大量的小液囊,当膝盖里面的液囊遭遇到创伤或者过度使用的时候,就引起此部位的发炎及肿胀。
2、膝盖不能正常的跳动
在跑步或者走路时膝盖骨后侧以及下侧有明显的疼痛感,疼痛会经常性的发出,影响了正常的睡眠,这主要是肌腱炎所引起的。老年人的肌腱非常脆弱,容易发病,此情况一般发生在舞蹈家以及运动员身上,另外腿骨不对称以及过度肥胖也会加重病情。
3、膝盖不能扭动
膝盖不能扭动就是膝盖中间有刺痛感,在左右扭动时疼痛感会加剧
滑膜炎严重的会导致瘫痪,所以一定要重视,那么,滑膜炎该怎么对付呢?
注意:因每个人的病情、体质不同,方法也因人而异,一定要在专业的指导下使用,否则后果自负,祝大家早日康复!
1、乌豆粥:
黑大豆20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
将黑大豆用温水浸泡一夜,洗净倒入锅内用水煮沸数分钟,加入粳米、红糖、煮至米熟粥稠为度。
功效:具有祛风活血,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滑膜炎患者。
2、保守
颈腰痛,中医的理论是肝肾双虚,肝主筋因为肝虚不养筋,加上长期风寒湿邪入侵,营养不均衡,劳累、年老体衰等,造成了筋骨之疾。
现在保守方法很多——“膏贴”属于“汤剂、针灸、推拿、膏贴、食疗”手段中的一种,在数千年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使用者最多的,就是传统膏贴。
膏贴已经有2千年的历史了,外敷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止痛,化淤,通络,祛风散寒等效果,改善组织营养,起到修复组织的作用,调理至康复。
3、薏米防风茶
具体做法:
第一步:准备薏米60克,防风20克,水毫升;
第二步:将薏米、防风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水;
第二步:用大火烧开,再转文火煮20~30分钟。过滤出汤汁,大约有毫升。分三次饮用。
具体原理:
薏米是常用的中药,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再搭配防风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
有些人觉得膝盖不好,不能做运动,但要知道:关节一定是在运动康复的。适当的运动是可以让关节得到锻炼,同时也能提升关节的韧性、抗压能力。如果一直处于静止的状态,反而是不利于恢复的。
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对膝盖特别好的训练:靠墙蹲!
1、第一个动作,双手放在膝盖上,交替踮起脚尖,再还原。
2、第二个动作,双手放在膝盖上,踮起脚尖然后膝盖分开,再合拢膝盖,脚后跟落下。
3、第三个动作,双手支撑在膝盖上,双脚同时踮起脚尖再放下。
4、第四个动作,双手垂直向上贴紧墙面,双脚向前迈步,再还原。
膝关节疼痛积液日常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1、膝盖保暖
冬天可以戴护膝保暖,夏天不要长时间吹空调冷气,穿长裤或者在膝盖覆盖毛毯来保护膝关节。
2、避免劳累
久坐的人群每坐1小时左右起身活动一下,增加腿部血液循环,也不要久站。
3、鞋子舒适
软底鞋给踝关节更牢靠的稳定性,也让膝关节更加稳定。
4、少爬楼梯
爬楼梯时膝关节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增加,疼痛加剧,因此有膝关节积液的患者平时少走楼梯,更不要负重上楼,尽量乘坐直梯。外出旅游的患者尽量不要爬山,把对膝关节的刺激和压力降到最低。
注意:以上方法虽然有一定作用,但要注意因人而异,切勿盲目使用,否则后果自负!
要遵循治病为主,方法为辅的原则,才是正道,再就是要坚持。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注意,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