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医院骨科住院部,穿着病号服的邓婆婆杵着助行器,从电梯出来一步一步走向病房,步伐虽然缓慢,但走得却很稳。你可能会以为邓婆婆是在做日常的康复练习,其实她才刚刚做完右侧股骨头置换手术。看到刚刚做完手术,就能自己走回病房,这让一旁的家属惊喜不已,一个劲儿地感谢医生。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治疗一直是具有挑战的工作,但为何邓婆婆刚做完手术就能自己走回病房呢?据介绍,医院医院骨科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为邓婆婆制定的一整套从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治疗方案。
据了解,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为目的,控制炎症,减少应激反应,并应用一系列具有循证医学依据且多学科参与的围术期优化处理措施。
在为邓婆婆制定手术方案时,华西医院医院骨科牵头多科室医护团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讨论,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基于ERAS理念,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提前术后进食、饮水时间,在减少患者饥饿疼痛的同时,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保护肠道粘膜,加快患者恢复。另外,手术中使用小切口,无需放置引流管,方便患者术后下床活动。为解决患者术后最为恼火的疼痛问题,麻醉医生针对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期,给予患者多模式镇痛,大大增加了镇痛效果。
正是在多学科团队的精心准备和通力协作下,邓婆婆的整个手术耗时(切皮到缝合完毕)仅花了30分钟,术中陈展宇工作团队13分钟就将假体植入完毕,术后8分钟患者就清醒过来,可自行从手术室走回病房,真正做到了“躺着进去,走着出来。”
据了解,此次邓婆婆的手术成果,仅是华西医院医院骨科推行加速康复外科模式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依托华西龙泉医联体的建设,该院骨科在华西学科主任、特聘专家的帮助下,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突飞猛进,并率先在成都东部区域启动了加速康复外科模式,成立骨科加速康复病区。目前,该院已成为国家第二批“加速医院”,并引领着区域内各医疗机构骨科规范、有序推行加速康复外科模式,积极探索服务模式创新,共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造福百姓健康。
采编:陈卉
医院医院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