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骨外科阮文东主任医师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61岁的郝阿姨(化名),两年前不幸罹患子宫内膜癌,经历了一系列手术、放疗、化疗后,肿瘤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却不能下床活动了。一年半的卧床后,郝阿姨知道了医院医院,“这可太方便我们这些不能出门的人就医啦”,郝阿姨立刻让儿子帮她预约挂号,骨外科阮文东主任医师在医院上接诊并安排其住院。入院后,经过MDT多学科联合诊疗,对身体情况进行评估,诊断为继发性股骨头坏死。
△经过充分准备,郝阿姨接受了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第二天便可下床活动。△术后三个月复查,郝阿姨生活可以完全自理,髋关节可完全伸直、屈曲80°-90°,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什么是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由于骨代谢异常发生骨坏死,进而造成股骨头形态的改变,引发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早期以髋关节疼痛为主,主要是负重痛,部位在腹股沟中点后方及臀部。逐渐发展到髋关节功能障碍,内外旋功能受限。严重时肢体短缩,下肢不等长甚至关节脱位。典型病例通过X光检查就能明确诊断,早期的病例则需要核磁共振的检查明确诊断。
为什么会得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包括原发性股骨头坏死和继发性股骨头坏死。原发性股骨头坏死有两种,一种是髋关节先天发育不良造成;还有一种是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原因不明,相关因素包括过量饮酒、骨质疏松、过度肥胖、高脂血症等。继发性股骨头坏死,包括创伤后股骨头坏死,使用激素及放疗化疗药物等所致的药物性股骨头坏死,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系统性硬化症、重度骨质疏松、肾病等疾病的继发性股骨头坏死。郝阿姨就属于放疗、化疗药物所致的药物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需要手术吗?
股骨头坏死,一般分为四期,一期为间断疼痛症状;二期疼痛加重,但没有功能障碍,X光片开始发现异常表现;三期疼痛明显,并逐渐出现功能障碍,X光片中可见股骨头变形塌陷;四期会出现继发性髋关节病变,功能障碍明显,甚至关节强直。如果已经明确股骨头坏死的诊断,需要每六个月进行X光片检查,以观察病情进展及分期变化。一般进入三期以后就有必要考虑进行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安全吗?
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大多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例如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代谢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特别是部分患者还需要长期服用激素。医院发挥多学科诊疗(MDT)优势,风湿免疫科、内分泌代谢科、血液内科、感染科等科室专家对患者术前身体情况及原发病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手术前,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专家共同定制个体化围术期管理方案,手术安全有效。术后恢复怎么样?
目前,医院骨外科在天津地区较早开展“微创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手术”,这种手术方式在术中不切断任何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组织,术后24小时内即可下床活动,真正达到无痛、快速康复、微创手术治疗。随着髋关节假体技术的发展,目前髋关节假体的生物相容性和仿生功能非常高,几乎可以完全恢复髋关节现有功能,同时,这种快速康复模式也非常适合发生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专家介绍
阮文东
骨外科主任医师
擅长:膝关节置换,股骨头坏死,肩关节疾患,交叉韧带重建,关节镜手术。出诊时间:周五下午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