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RCO分期看股骨头坏死早中晚
0期:是指各种检查均正常的最早期,仅根据组织学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I期:X线平面和CT正常,但核磁共振可以发现异常。
II期:虽然X光、CT、MRI检查都有异常,但是股骨头没有塌陷。
III期:X光片等或者发现“股骨头表面塌陷”,但髋关节间隙没有明显变窄。
IV期:髋关节正侧位的平片显示,股骨头出现塌陷变扁、髋关节间隙出现狭窄、髋臼周围出现坏死变化、襄性改变、甚至出现骨刺和骨赘。1、2、3期又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a\b\c三度。
除了分期,治疗方案还要看这些
了解了ARCO分期,对应的我们就知道了股骨头坏死的早、中、晚期如何划分了:ARCO中的0—I期,就是股骨头坏死的“早期”,II—IIIb期就是股骨头坏死的“中期”,而IIIc—IV期就是股骨头坏死的“晚期”。如何选择治疗方案?股骨头坏死最终治疗方案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局部的分期外,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和全身情况。一
考虑分期因素
①早期:恢复股骨头血运,恢复正常骨代谢功能。患者可以严密观察、定期随访。一般应积极进行拄拐减少负重、下肢牵引及高能聚焦冲击波等保守治疗。可采用疏通栓塞的微创小手术恢复血运,如DSA可视血管融通技术;促进骨细胞再生的PRP骨质修复技术。目的:恢复正常血运,让股骨头动静脉血运畅通运行,重启修复功能,使骨细胞增生,恢复正常骨代谢功能。②中期:这时股骨头表面还没有塌陷或塌陷程度较小,治疗重点还需恢复股骨头供血,阻断疾病进展,再是塌陷防治,修复坏死骨质,恢复股骨头支撑功能。仍需选择DSA可视血管融通技术、PRP骨质修复技术、高能聚焦体外冲击波,酌情结合异体骨/自体骨移植术或带血管骨瓣移植术。目的:恢复股骨头正常供血,确保动脉供血正常进入股骨头,为后续骨质修复做基础;促进骨质断裂带和囊状改变区内形成大量的新骨小梁,修复股骨头内骨坏死区,使股骨头恢复支撑功能。③晚期:对于症状稍轻、年龄尚小或仍有保髋意向的患者可选择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联合髂骨瓣转移术股骨头再造术联合钽钉支撑术治疗,否则需要采用人工置换关节。目的:重建股骨头血运与股骨头的重新塑形,使重塑后的股骨头起到原有的支撑和功能活动。二
考虑年龄因素
①青壮年由于活动量大,应选择既能保留股骨头,又不会对将来关节置换造成不利影响的治疗方案。一般选择DSA可视血管融通技术、PRP骨质修复技术、髓芯减压术(干细胞移植)、带血运自体骨移植术及不带血运的骨移植术。目的:彻底清除坏死骨,充分植骨,重建血液循环,促进骨修复,恢复股骨头内生物力学强度,防止塌陷。②中年早期阶段(无塌陷)应尽量保留股骨头,如髓芯减压术、带或不带血运的骨移植术。而到了中晚期,一般会结合患者主观愿望及技术条件选择保留股骨头治疗或人工关节置换术。当决定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时,假体选择应充分考虑二次翻修的可能。主张:对年龄60岁、疼痛重、关节功能差者(相当于IIIB),可行全髖关节置换。③老年建议采用人工关节置换。对高龄病例,会根据患者日常活动状况、髋部骨质情况、寿命长短的预期等因素,酌情选择采用双极(三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戳这里,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腰椎疼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