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
“科目三”始于广西某婚礼现场
多人欢歌起舞的场景
后经改编和传播
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甚至引发海内外网民模仿热潮
但是
不恰当的动作和缺乏防护
可能对关节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尤其在冬季需要引起重视
冷空气可能加大关节受伤的概率
专家提醒
“科目三”虽火
却有一定安全风险
需谨慎跳舞
舞蹈虽火爆,模仿需谨慎
医院骨伤一科副主任医师覃剑表示,“科目三”对下肢关节、肌肉力量和人体重心协调的要求比较高,长期锻炼、有舞蹈基础的人或许能够相对轻松地跳好科目三,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度追求热点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而对于习惯性踝扭伤、关节炎、平衡能力较差、大体重的人,跳“科目三”时一定要慎重。
“科目三”舞蹈动作可以分解为脚步丝滑、手摇成花以及胯部扭动打配合三大部分。
其中的动作精髓就是半崴不崴的足内翻。做这个动作时,踝关节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如果你的舞蹈动作比较标准,这时候内翻的肢体是不承重的。
如果重心调整不及时,让内翻踮脚的下肢承受身体的重量,很容易导致踝关节内翻扭伤,就是常说的崴脚,导致踝韧带拉伤断裂,甚至发生撕脱性骨折。
“频繁的屈伸膝关节,也有可能导致膝关节劳损,关节滑膜炎的产生。同时,随着肢体的摆动,膝关节内压力不均,关节之间反复撞击,会增加半月板负担,导致内外侧半月板损伤,甚至力量传导到骨面,导致胫骨平台、股骨内外侧髁的骨小梁骨折,就是我们常说的骨挫伤。”覃剑表示。
跳“科目三”应做到“热慢少”
覃剑表示,对于一般人来讲,就算要跳“科目三”,也需要做好准备:记住三个字,“热慢少”。
一是跳之前应做好热身活动,让身体更加协调,避免受伤。
二是刚开始跳时动作要慢,循序渐进,不要追求速度和节奏感。
三是每天跳的次数不要多,不要过于频繁,把控运动的“度”。做到运动和休息相结合,科学、健康、理性的运动。
崴脚后如何处理?
如果不慎在跳舞过程中发生了扭伤或运动后肌肉关节酸痛,第一时间要停止活动,局部冰敷,如果没有出现肿胀或青紫,不影响活动和行走,一般休息两三天便可恢复正常。
如果损伤严重,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厉害,甚至青紫,屈伸或负重行走困难,就不要简单采取贴膏药、打绷带等形式自我治疗,要及时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就医前推荐经典的踝关节扭伤处理方法RICE原则:
1、休息(R-rest):停止活动,让受伤部位静止休息,减少进一步损伤。
2、冰敷(I-ice):让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抑制肿胀。每次10~20分钟,每天3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可用湿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冰敷仅限伤后48小时内。
3、加压(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