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化脓性髋关节炎是因化脓性细菌感染髋关节,引起关节破坏及功能丧失的关节疾病,好发于儿童、老年体弱和慢性关节病患者,男性居多,虽然可以通过全身应用抗生素,关节彻底引流治疗,但许多患者治疗仍后出现的髋关节关节畸形活动不便等后遗症,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有效的改善了该类病人步态及行走能力,得到了医患共同的认可。该治疗是否存在一种简单、有效、适应症广泛的手术策略呢?其指导思路和技术要领又是什么?来自中国科学医院医院骨关节外科的朱晨教授针对以上问题,为广大同仁进行了详实的讲解。

朱晨

ASIAFaculty

医院01PART特点

■朱晨教授通过一例4次手术的病例引出了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关节畸形的特点

儿童多发,治疗容易延误,且多遗留畸形,年龄越小畸形越严重

头臼关系破坏,继发髋臼发育不良,骨性关节炎,髋关节高脱位

股骨头坏死,病理性脱位,关节强直,股骨头的缺失,骨骺滑脱。前倾角的异常改变,股骨颈的内外翻及短缩畸形,偏心距改变,臀中肌力量的改变

导致股骨发育不良,髓腔变的细小,封闭,扭转。周围软组织瘢痕的痉挛导致股骨大转子上移改变

继发脊柱侧弯、膝关节内外翻及骨质疏松改变

潜在的再次感染的风险

化脓性髋关节炎术后关节畸形Kim分型0PART

■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症最经典的Kim分型

I型:股骨头、颈的破坏伴髋臼发育不良,股骨近端髓腔狭窄

Ⅱ型:股骨头、颈的破坏伴髋臼发育不良,股骨近端正常Ⅲ型:髋臼和股骨侧均正常IV型:髋关节融合性改变03PART手术难点

■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关节畸形手术的治疗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多种混合畸形存在,手术矫形不易,对术者要求较高

术中截骨稳定性重建困难

软组织瘢痕化严重,显露及松解操作困难

术后骨不连,臀中肌张力调节异常

术后肢体的长度难以控制

时间较长,出血较多

考虑假体的特殊性,以及患者的经济条件

其他术中不可预测的情况

手术治疗思路04PART

■手术治疗的主导思路

针对该复杂的疾病,寻找简单有效适应症广泛的手术策略。打破原有的畸形,充分显露髋臼及股骨近端,建立一个新的旋转中心,并重建股骨近端。

■髋臼侧重建

通过CT及X线的辅助寻找到骨量充分、应力传导良好的真臼,将新的臼杯置于真臼之内,讲者认为可略上移0.5-1cm,避免过低影响之后的大粗隆复位。

髋关节脱位改变■股骨侧重建以下4类需要截骨

肢体短缩4cm以上

重建髋臼中心后股骨侧无法复位

软组织瘢痕及关节囊松解后仍无法复位

强行复位肢体延长可损伤坐骨神经的

■大粗隆截骨术治疗的特点

可更好的显露髋臼及股骨侧,减少术中出血、简化手术

小转子下1-3厘米短缩截骨可有效的避免坐骨神经损伤

假体柄的远端应超过移行截骨远端3-4厘米,有利于纵向压配远端髓腔

可使用摆锯纵向劈开远端髓腔进行塑型,并使用钢丝固定

可有效调整植入假体前倾角

常规使用万古霉素,有条件可使用术中冰冻

05PART股骨大转子滑移截骨技术

■股骨大转子滑移截骨技术优点

增加截骨面及稳定性,减少骨不连几率

髓腔显露彻底,塑性性截骨

有效发挥臀中肌功能,重建股骨近端偏心距,增强关节稳定性

粗钢丝的固定有效牢固

A.术中截骨置入假体B.复位截骨后钢丝固定

■病例展示

通过股骨大转子滑移截骨置入假体治疗Kim

II型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症

禁忌症06PART

■禁忌症

常规近端固定型假体及短柄假体不适合该技术

07PART稳定不必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