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0比5惨败巴西队后,中国女足在7月24日的东京奥运会女足小组赛第二轮比赛中,在3比1领先的情况下一度被4比3逆转,最终只能以4比4言和历史上首度进军奥运的赞比亚女足。两战积1分,小组出线基本宣判破灭。在电视机前目睹中国女足表现的中国球迷们显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支中国女足就是三个月前我们为之叫好的球队吗?坦率地说,“中国女足”的名号还是一样的,但3个月后已物是人非,也就注定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不可能走远。①若非行业需求,但求苏州“阵亡”恐怕很多人都记得4月13日那场比赛。在奥运预选赛附加赛第二回合对阵韩国女足的比赛中,如果不是王霜的两个进球,中国女足就要被淘汰出局。笔者在那场比赛之后,写下了标题为《谢谢王霜姑娘,你挽救的不止是中国女足!》的文章。从理性的角度讲,谁都希望女足能够出线,因为中国足球作为一个整体、一个行业,需要成绩是无需质疑的。恰恰是因为没有成绩支撑,所以整个行业和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只能承受各种负面声音与压力。因此,整个行业需要用成绩、打入奥运会的结果来提振士气。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王霜挽救的不止是中国女足”。可与此同时,胜利也是一块遮羞布,它将女足队内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掩盖起来。所以,当中国女足在奥运赛场上首战0比5惨败巴西时,很多球迷感到不解;而在4比4战平赞比亚后,球迷甚至出离愤怒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女足走到今天这一步,绝不仅仅只是外界所看到的技术问题、战术问题,而是从选帅、选人等一系列环节上存在着严重问题。在“只对领导负责”的背景下,进奥运会这个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骗过了全中国关心女足的球迷以及老百姓。而当现实已经发生,再结合真正背后的实际情况,恐怕只能说中国女足“早死”比“晚死”恐怕要更好。如果3个月前没有出线,中国女足可能会更早地“涅槃重生”。而因为出线,中国女足队内的问题堆积才会到达了临界点,到了奥运会上彻底崩塌。②吴海燕和唐佳丽,究竟怎么了?王霜上演大四喜固然可喜,但2场比赛丢了9个球,纵使王霜超神也无力拯救中国女足,毕竟足球是一个团队项目,需要场上11人齐心协力。需要提出的一点是,在对阵巴西以及赞比亚的两场比赛中,队长吴海燕始终未能出战,甚至连替补名单都未能进入。吴海燕究竟怎么了?奥运会前女足公布出征名单时,唐佳丽的落选引起了很大争议。官方称唐佳丽的情况是“左膝滑膜炎、左膝内侧副韧带及髌韧带损伤”,从而落选。但之后,唐佳丽租借加盟了英超的热刺女足,这一定程度上又被外界认为有打脸的嫌疑。如果说唐佳丽是因伤无缘这次东京之行的话,那么队长吴海燕的情况恐怕更糟一些。因为韧带前交叉需要接受手术,吴海燕其实出战奥运会的比赛已经十分困难。于是对阵巴西、赞比亚的两场比赛,贾秀全派出了一条年轻且全新的防线也就再正常不过了。但一系列的疑惑也就随之而来。据了解吴海燕出征之前在苏州集训期间,就已经受伤了,但依然出现在了奥运会的名单之中,而唐佳丽同样作为晋级世预赛的功臣,却落选了,也难怪会有那么多的质疑。我们绝不会否认吴海燕作为中国女足多年的队长,为这项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她之于中国女足稳定军心的作用。奥运对任何一名运动员来说,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但中国队的出征名单,对于两位功臣,却有着不同的选择。提出这样的疑问,恰恰就是想说中国女足的选拔标准究竟是什么?至少从目前的实际效果来看,对手没有被我们的名单迷惑,但我们自己却是被灼伤了,且伤得不轻。而中国足协作为女足国家队的最高管理机构,恐怕更应该站出来给一个说法,因为中国女足不是某个人的队伍,而是代表中国的队伍。当初,给主教练“放权”、在选人、技战术等方面绝不干涉,这并没有错,但“放权”不等于“放任”,任何权力都必须要在监督之下。③女足信息封锁,依然不透明作为全中国球迷在奥运会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