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刘晓
翻译:陈美恋
审核:姚希
对于30岁或者更年轻的患者来说,全髋置换术是一项长期的挑战,高强度运动所致的聚乙烯假体磨损一直是临床上面临的问题,硬对硬的负重面已经被证实可以减少磨损。伯明翰髋关节表面置换术(BirminghamHipResurfacingprocedure,BHR)就是采用金属对金属假体进行髋关节表面置换,用于治疗原发或继发髋关节炎的手术之一,能够解决这一大临床难题。
BHR是在年开展,年5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认证。我们都知道,手术切口感染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影响,那么伯明翰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术后感染风险如何,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预防和治疗?AshishBhargava博士年8月9日发表于《医院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杂志的一篇关于伯明翰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感染风险的学术论文将会给我们答案,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和了解吧。
AshishBhargava博士及其团队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对年1月-年12月在美国底特律医学中心进行BHR手术的名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其中仅有6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其中表浅切口感染4例、深部切口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各1例,SSI总体发生率为0.62%,显著低于传统髋关节置换术的SSI发生率(2.3%~2.5%)。68%的BHR术后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发生于60天内,而60%传统髋关节置换术(conventionaltotalhipreplacement,THR)术后感染发生于30天内,81%的THR术后感染发生于90天内。
SSI患者伤口分泌物培养主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MRSA引起的SSI(表浅切口感染)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唑林,2例MSSA引起的SSI患者术前应用的抗菌药物为万古霉素。既往研究也证实,仅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感染MSSA的风险较高。以上结果说明万古霉素对MRSA更有效,头孢唑林对MSSA效果更好。
对4例表浅切口感染患者进行清创,并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了感染,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如下:MRSA表浅切口感染患者,注射万古霉素2周;MSSA表浅切口感染患者,口服克林霉素6周。对深部切口感然和器官(腔隙)感染患者移除伯明翰假体,并进行6周的静脉注射抗菌药物治疗后进行THR修复,后续均未发生继发并发症。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针对BHR患者,术前筛查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去定植,并术前预防性应用万古霉素和头孢唑林,能够减少和避免SSI的发生。对于BHR术后感染患者,治疗方法因感染深度及病原体不同而有所区别,切开引流加上抗菌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治疗表浅切口感染。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