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中原区的芳姨今年62岁,早年由于治疗的需要,曾长时间服用大量激素。42岁时,她被诊出双侧股骨头坏死,左侧已经发生塌陷,医院建议她做人工关节置换。由于对人工关节存在顾虑,当时的芳姨医院股骨头诊疗中心,接受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保髋”治疗,通过死骨清除、营养骨质以及可视血堵融通术,配合中药及康复治疗,保存了自身髋关节。

直至最近,芳姨又感觉到左侧髋部不舒服,复查时发现关节软骨退变明显,患有髋关节骨关节炎,出于对病情和年龄的综合考量,这才接受了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对于之前的“保髋”治疗,将“换髋”时间延缓了20年,她表示已经很满意。股骨头坏死多见于20-50岁的中青年,因其难以忍受的疼痛和高致残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加之病程漫长,也极大地消磨病患意志。据统计,国内股骨头坏死患者超过万,每年新增病例30万左右。   由于股骨头坏死的本质是缺血,当病情发展到股骨头严重塌陷时,往往只能做人工髋关节置换,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费用也高,而且人工髋关节的使用寿命有限,对年青人来说,意味着未来还要进行二次乃至三次手术。   作为我省最早提出“分期分期”诊疗理念的专家之一,医院股骨头诊疗中心首席专家李科主任提出股骨头坏死“早期保髋、中期延髋、晚期置换”的概念和对应的诊疗方法,显著提高临床“保髋”率,有效延迟了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时间。

高危人群:骨折、酗酒、长期服激素者

股骨头坏死有一个病理过程,塌陷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然而,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感觉,一旦出现疼痛,股骨头已经快要塌陷或是已经出现塌陷,如果再延误治疗,往往就错失了“保髋”的机会。“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是争取‘保髋’的关键。”李科表示,股骨颈骨折、长期服用激素、酗酒,是股骨头坏死的三大致病因素,但事实上,这几类高危人群却常常不重视定期体检。临床上不乏有这样的病例:曾长时间服用激素的女性,从未疼痛却突然查出股骨头坏死;长年应酬的男性,查出股骨头严重坏死;15岁的初中男生,在骨折愈合一年多后,查出股骨头严重塌陷……李科指出,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的患者,即使髋部没有任何的不适,也不能排除股骨头坏死。患者以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有无股骨头坏死是靠不住的,而且X光、CT检查也不能发现早期坏死,唯有血管造影+磁共振才能发现迹象。因此,“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的患者听从专科医生的指导,定期做磁共振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大量实验与临床表明,长期大量饮酒也会引起股骨头坏死。酗酒者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个体差异很大,但是,一旦出现髋部不适,就不能轻视,李科建议及时排查。此外,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尤其是青少年,由于骨折后有很高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骨折愈合仅仅是治疗目的之一,后续还要配合相关的检查,及时明确股骨头是否有缺血。

治疗对策:塌陷早期仍可“保髋”

李科介绍,确诊股骨头坏死后,还要分析股骨头坏死的部位与范围、所处的病理阶段、是否存在塌陷、塌陷与再塌陷的风险、股骨头与髋关节是否稳定,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和依从性,才能给出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一般而言,对于没有疼痛的患者,“保髋”治疗是首选。由于股骨头塌陷前是治疗的最佳阶段,对于发生在非负重区或小范围的坏死,可以在密切观察的前提下,采用以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治疗,通过“可视血堵融通术”疏通血运、营养骨质的途径,使坏死的股骨头得到修复。然而,当股骨头的坏死发生在负重区的下方或出现大块坏死,即使未发生塌陷,单纯的中药保守治疗往往也难以阻止股骨头塌陷,必须积极采用手术促进股骨头修复,预防或纠正股骨头塌陷。而对于股骨头已经塌陷的患者来说,尤其是年青人,追求手术保留自身股骨头,更是理想要求。为最大限度实现“保髋”,李科创新性地提出股骨头坏死“分期分型”的概念,涵盖了股骨头从发生塌陷之前到之后的一段特定时期。这个概念的提出,进一步从疼痛与塌陷的关系、围塌陷期的影像与病理改变特点、塌陷对股骨头内与头外稳定的影响等角度,全方位解读塌陷,对于预测、预防、纠正塌陷,实现“保髋”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李科指出,股骨头发生塌陷的过程,如同缺血的股骨头内发生了骨折,由于缺少稳定与血运两个条件,自行愈合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塌陷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关节软骨的损坏,随着时间、位置推移,软骨将迅速退变,导致不可挽回的骨关节炎而使关节病废,此后,严重塌陷还将导致整个髋关节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下肢的行走与承重功能。目前多数西医认为,股骨头坏死一旦塌陷,人工关节置换是唯一的选择。其实,“对于多数年轻患者,塌陷后早期仍然可以通过以疏通血运为核心的‘保髋’手术,加上术后中药配合治疗,延缓甚至避免人工关节置换的。”。是否‘保髋’,还是要根据病患的客观情况进行选择。”李科说。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