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爸爸带5岁的明明去游乐场,玩疯了的明明在滑梯和爬杆上上蹿下跳,吃完晚饭,腿忽然就动不了了,还直喊膝盖疼。这可吓坏了父母,使劲回想,没有摔倒呀,为什么突然就走不了路了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小儿骨科十分常见的一种髋部损伤,由于它的受伤原因十分普遍,需要引起家长们的广泛重视。

有请我们今天的主角:儿童髋关节非特异性滑膜炎。

它的英文名称叫nonspecificsynovitisofthehip,NSH,曾经也被称作transientsynovitisofthehip,TSH。早在年,LovettMorse这两个人就提出,这种具有一过性表现的儿童髋部疾患,非创伤、非化脓、非肿瘤、非结核、亦非免疫系统疾病,故称为非特异性的滑膜炎。

这病在民间俗称“长脚风”。非特异性,其实就是说这个病的病因尚不明确。

目前,医学界比较流行的有以下两种学说。

一种是感染学说。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上呼吸道感染、肠道痢疾或其他病灶所引起,多为低毒性感染。其发病多呈自限性的过程,许多临床医师认为是由病毒引起。什么叫自限性?就是发展到一定程度自己就好了,比如感。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它“治好”,而是预防它发展出别的疾病来,就像别让感冒发展成气管炎一样。

柯萨奇B组3型病毒感染被认为有可能导致TSH

另一种是单一动作超量运动学说。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首先,髋关节长时间单一动作超量运动,可造成髋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病理改变,髋关节腔内压升高和氧分压降低是导致滑膜创伤性炎症改变的原因。其次,反复撞击导致滑膜组织的直接发生反应性炎症。家长们一定见过孩子们在沙发上反复跳跃,这就是所谓的“单一运动超量”。

根据临床经验,小编认为,这两个学说虽然不能完全解释TSH的病因,但也提醒了各位家长,在孩子出现TSH症状时,不妨回想一下,在近期内,您的孩子是否存在感冒发烧、拉肚子或者不停上蹿下跳的情况,如果有,请如实告知医生,这对疾病的判断很有意义。

无论是上述何种致病因素作用,均可导致滑膜血管扩张充血,滑膜水肿,同时产生大量的粘液素和纤维素,当滑膜液渗出与吸收失调时即出现滑膜腔积液。滑膜在长期慢性刺激或炎性反应下变性增厚,出现纤维化,引起关节粘连或软骨萎缩等,影响关节伸曲活动,甚至因关节内压力增高,影响股骨头血运而出现股骨头骨骺炎。

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如下:

1、突发的患侧大腿根部或膝周不同程度的疼痛;

2、通常由家长发现姿势及步态异常后就医,严重者患肢拒绝负重;

3、婴幼儿则表现为异常啼哭及患肢活动抵触;

4、患儿伤后往往因惧怕家长责怪,否认蹦跳及受伤过程;

5、因受闭孔神经前支的影响,患儿常诉膝部疼痛,因而被误诊、漏诊。

6、少数患儿伤后仍能坚持玩耍,故应注重身体姿势变化或下肢动态检查。

医生可能检查到的体征如下:

1、站立位患肢呈外展屈曲畸形,骨盆向患侧倾斜,患肢有假性增长;

2、多数髋ROM有不同程度受限,尤以内旋活动受限最明显;

3、Thomas征弱阳性,4”字试验阳性;

4、髋关节屈曲、内收、旋转等均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抵抗;

5、除少数病例外,髋部外观并不肿胀,腹股沟区可能存在压痛;

6、轻型病例常无姿势畸形,仅有短期疼痛和轻度跛行。

有意义的辅助检查如下:

1、血沉、血常规、C反应蛋白正常,可排除髋关节炎性病变;

2、X线片多数未见异常,亦可见关节间隙增宽(如下图)。

3、如果行CT检查可以表现为关节积液,液性影密度均匀,CT值低于30Hu,闭孔内肌影内移大于3mm,脂肪及肌肉影边缘清晰。

4、磁共振可明确的看出病变的位置,对出血有大致的判断。

5、B超检查很有意义,但可能需要有经验的超声医师。

治疗方案:

一经确诊,患肢制动是必须的;症状轻,可由家长配合,限制患儿活动,幼儿在2周内以抱为主;如发生滑膜嵌顿,需专业小儿骨科医师予手法松解;症状重者需要严格的患肢牵引,牵引充分,时间足够;其他如物理疗法、解热镇痛药物、抗生物素等均是现代医学常规的保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者。中医药辩证施治,外治内服,多从湿热及瘀血论,疗效显著。

预后:

一般良好,病程一般在2周内,症状消失后,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国外有文献报道,本病予儿童股骨头骺坏死有一定相关性,故不可因其“一过性、暂时性”的特点而忽视其治疗。有学者认为,如果积液持续4~6周以上,不论X线征象是否存在,应考虑Perthes病发生的可能。

觉得不错,请点赞!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