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浑身不舒服,整天没精神,应该挂什么科?

您现在处于亚健康状态,建议您挂治未病科。

什么?这是胃病吗?我吃饭可以啊!

不是“肠胃的胃”,是“未来的未”。

近日,我院接诊了这样的一位病人,虽然对话看着很搞笑,但从中却能体现出,“治未病”的观念并不为人所熟知。在大家心目中,医院是看病的地方,来医院就是看病的,而治未病科从字面上看,未病就是没病,没病就是健康,那么既然没病为什么还要去治未病科呢?对此,我院治未病科主任杨道森,针对“治未病”的那些事儿进行一一解答。

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

“未病”就是未来之病,今日之健康。早在《黄帝内经》提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此后历代中医先贤如:汉代医圣张仲景、唐代药王孙思邈、元代脾胃病大家朱丹溪、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都非常重视治未病,并多有发挥,赋以新的内容,弥足珍贵。

杨主任指出: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

首先对于“未病”这个概念,是将健康和疾病视为一个整体,健康的人可以得病,病人治愈后又转为健康。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顺应天时,天人合一”,未病先防正是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它包含着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

人体即将发生疾病的时候,会出现阴阳失衡的征象。自身也会有一些不适的感觉,或者体检有轻微异常,但还没有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在杨主任治未病科里,不乏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但更典型的还是一些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的病例,如郑州的李阿姨,长期膝关节肿痛红热,行走困难,夜晚头颈大汗淋漓,枕巾湿透,经朋友介绍来治未病科进行治疗,杨主任的在详细检查后,发现其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变,现阶段局部滑膜炎症状典型,杨主任通过邵氏无痛手法,以点、按、揉、拨、推等方式为其进行治疗,达到疏通经气,活血通络,加强膝部的新陈代谢,促进炎症的吸收,同时患者睡眠质量极差,口干,大便干结,舌苔黄厚、干燥,脉洪滑有力,根据祖国医学理论,辩证为阳明俯实、湿热下注,应用白虎汤和四妙散合方,一剂后李阿姨当晚睡眠改善,晨起才发现未再出汗,关节红热疼痛均有减轻,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杨主任说道: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患者如果早期关节有不适时就诊,何至于病至于此,痛苦多年。人在患病之初,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加重之先。

除邪务尽,使病愈防复

中医“治未病”有着系统的养生保健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传统疗法,对已经患病的人进行中医药特色治疗,整体调理,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疾病进展,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康复。对大病初愈者,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在杨主任治未病科来来往往的病人中,大病初愈患者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为这类病人初愈时往往身体较为虚弱,很容易出现病情的反复,这就体现出了治未病科已愈防复的观念,疾病基本痊愈后再加以防护,避免复发。如新乡的李女士,因腰间盘突出进院治疗,在医院简单治疗完一个疗程之后因工作原因而匆匆离去,医院在治未病科进行治疗,然后一脸苦笑地问道:“这刚治疗完不疼了怎么又复发了呢?”杨主任解释道:“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疾病康复中,让身体‘正气’尽快恢复,阴阳尽快平衡,要积极调动身体的自愈力,促使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而您这疾病刚初愈就急匆匆离去,进行超负荷的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康复,这也正是病情再次复发的关键所在。

杨主任特别提醒广大居民,很多颈肩腰腿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慢性病变的过程,病情会逐步由浅入深、由轻到重,因此当人体处于没有疾病的状态,或病情较为轻微时,也不应疏于对健康的管理和维护,应该未雨绸缪。我院治未病科将通过专业医务人员的科学指导,让群众少发病、不发病、延缓发病,让您科学合理地保养护理好自己的身体,从而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状态,防止颈肩腰腿疾病的发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