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后侧(腘窝部)疼痛,在膝痛的发病率中占1/5~1/4,明确病变部位及原因,对于分析病情,确定诊疗方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引起膝后疼痛的局部病变组织

(1)胫神经位于腘窝的最浅面,于腘窝上角由坐骨神经分出,沿腘窝中线下行,到腘肌下缘穿比目鱼肌腱弓,进入小腿后区。病变可引起膝后正中疼痛。

(2)腓肠肌系小腿后群肌之一。紧位于皮下,其深方为比目鱼肌。此肌以内侧头和外侧头起自股骨内、外上髁的后面,向下与比目鱼肌3头会合,在小腿上部形成膨隆的小腿肚,向下续为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3)跖肌其实是个退化的肌肉,不少人还没有这块肌肉(7%左右)。跖肌肌腹短小、肌腱细长,起始位置在股骨外上髁腓肠肌外侧头的上方,游走于小腿后侧的腓肠肌与比目鱼肌之间,截止位置在跟骨的内缘或附着于跟腱。

(4)腘肌是人体膝部背侧腘处的肌肉。其斜位于腘窝底,起自股骨外侧髁的外侧面上缘,移行为肌腱后穿过腘肌腱裂孔,止于胫骨的比目肌线以上的骨面(胫骨后侧的三角区域)。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频繁的小腿伸屈活动如游泳和踢球等,容易使这些肌肉的起点处发生病变而产生膝后侧疼痛。骤然屈膝活动或固定足踝部使小腿骤然扭转活动,也易引起这些肌肉起点处的急性损伤。小腿屈曲抗阻试验,常可引起膝后侧疼痛。

(1)疼痛位于腘窝外侧如果疼痛位于股骨外上髁后侧,即腓肠肌外侧头附丽区发生病变,有的病人还可出现小腿后侧放射痛;如果疼痛位于股外上髁后上方,则为跖肌附丽区发生病变引起;如果疼痛位于股外上髁后下方,则为腘肌附丽区发生病变引起。

(2)疼痛位于腘窝内侧即股骨内上髁后侧,即腓肠肌内侧头附丽区发生病变,有的病人还可出现小腿后侧放射痛。

(3)疼痛位于腘窝正中常为胫神经病变引起,并向小腿后侧传射麻痛感,重者影响活动。

三、常与下面两种疾病相鉴别

(1)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这些膝后疼痛可向小腿后侧放射,常容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其他神经激惹征象。

(2)腘窝囊肿也可出现膝后疼痛,但其疼痛较轻,紧张膨胀感明显,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则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

四、治疗

疼痛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急性期限制活动,针灸或药物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慢性期需在原有治疗的同时,配合运动,增加膝关节稳定性,巩固疗效。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科室-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