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慧雯图高广超
清点电池、称重计量、搬运装车、计算价格……整套动作一气呵成,这是32岁常安祥师傅一整天的工作。日出而作,踏月而归,风雨无阻是他的日常标配。在槐荫区,大大小小的电动车门店都能看到他穿梭忙碌的身影。
这样一坚持就是3年……他就是这座城市平凡而普通的废铅蓄电池回收员。
披星戴月
铅回收员的日常
“姐,有电池吗?”“哥,我来收电池了!”这是常安祥每天惯例的开场白。他话不多,是个腼腆的年轻人。一旦门店有电池,他便一头扎进半个人高的电池堆里,一天的工作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回收废铅蓄电池是一项实打实的体力活,8-12吨是常安祥每天的基本回收量。这些回收的电池,一块轻则十几斤,重则六七十斤,有的还是装满硫酸的铅酸电池,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受伤。“有一次在搬电池的时候不小心脱手了,脚这一块儿骨头就被砸断了。”他指着自己曾经受伤的右脚告诉记者。
因为好多客户都在等着,常安祥还没好利索就复工了,一瘸一拐地继续拉货。“我们这行吧,就是个多劳多得的活计。因为受伤的脚是个发力点,影响了正常的工作效率,本来一天拉两车货,因为受伤装一车都挺费劲的。”他淡淡地回忆起这段往事,脸上挂着一丝羞赧的笑。
因为踏实肯干、诚恳本分,常安祥与门店老板们关系都保持的非常不错,大家有电池需要回收都会想着他。每天平均12小时的工作量将他的一天排的满满当当:“每天大概5、6点就出门,有时候忙到晚上快12点才收工,因为行程都安排好了,和店主约好了时间,过不去是不行的。中间吃饭就很容易耽误事儿,我一般就在车上就对付了。”
话毕,已至下午2点,坐在闷热车厢里的常安祥抓起一瓶水咕咚咕咚地灌下,撕开面包匆忙吃上几口,来不及休息就赶赴下一个电动车门店。车厢里的午餐时间是他工作中难得的休息片刻。
做这一行,90年的他算是非常年轻的一员了,三年的摸爬滚打让他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回收老兵。别看他现在做的如鱼得水,在最开始做的时候,不赚钱甚至赔钱成了家常便饭。“初期,因为不了解电池重量、定价规则和送货厂家情况,刚开始一直没挣到钱甚至赔钱。大概半年后有经验了,能慢慢地在这个行业挣到钱了。”常安详回忆道。
心底的温柔
两位孩子的父亲
90年生的常安祥除了是一名铅回收员,他还有一个身份——两个孩子的父亲。家人始终是他内心最温暖的柔软,在外沉默寡言的常安祥,一提起家人,眼睛里总会升起无限的温柔。
常安祥有两个孩子,大的已经12岁,小的才5岁,活泼伶俐、听话懂事。“工作比较忙碌,平时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家人。”提起家人,他有些愧疚。
自己常年奔波在外,细心周到的妻子把家里打点得井井有条,生活上的琐碎从来没让常安祥操过心。两个孩子虽然年纪尚小,但平时很少惹他生气,每当常安祥工作回来,孩子们都会热切地围上去,递上一杯温水,絮絮叨叨地对着他讲述今天的所见所闻,用自己最简单朴实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关心和理解。
在外人看来,常安祥或许是一位不起眼的回收员,他平凡普通、不苟言谈,但在孩子的心中,父亲用自己宽厚的肩膀撑起了一片天,为小家遮风挡雨,让生活安然无虞,是自己心中最伟大的英雄。
和大多数回收员一样,常安祥经常受到腰间盘突出、滑膜炎这些职业病的困扰。虽然铅蓄电池回收工作很辛苦,但一想到家人,苦中也有了甜味。“家人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这么拼就想给他们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这样生活也有了奔头”他笑着说道。
多一分关怀
守护中国回收员
曾几何时,我国的废铅蓄电池回收处于散乱无序的状态,这类电池主要是重金属铅和电解质溶液的污染源。废电池大量丢弃于环境中,其中的酸、碱电解质溶液会影响土壤和水系的pH,使土壤和水系酸性化或碱性化,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铅虽有毒性,但可通过逆向化学反应生成新的铅原料以循环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十余万名回收大军长期肩负着全国万吨以上废铅蓄电池的回收工作,每回收一吨废铅蓄电池可减少KG二氧化碳排放。正是这些铅回收员的辛苦奔波,不遗余力地用汗水和青春为我国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浇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城墙。
然而,高负荷的体力工作让他们饱受职业病的困扰,常年与废铅蓄电池打交道也让他们处于一个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这些铅回收员们,他们大多朴实无华、不苟言谈,是人群中不起眼的一份子,但很少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