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A后屈曲不稳的诊断

屈曲不稳的患者症状不一,有些患者可以耐受并不需要翻修。严重的症状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关节失稳、滑膜炎、复发性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和屈曲位负重困难(下楼或从椅子起来)。临床检查90度屈曲位抽屉试验阳性时,内外翻应力试验阳性说明是屈曲间隙过大,阴性则是PCL功能不全。

屈曲位负重位片会显示股骨髁的矛盾前移。

某些患者的X线片会看到股骨后髁

偏心距明显减小。

2.术中发现屈曲不稳的治疗

在初次膝关节置换中,如果手术医师能够意识到有中度屈曲不稳的风险,通过检查是可以发现问题。

在安装完假体试模后,用两把巾钳临时闭合切口,在屈曲90度时作标准的前后抽屉试验来检查膝关节的前后稳定性。同时在屈曲位做内外翻应力试验,来评估关节线的开合程度。

前后方向大于10mm的位移是不能接受的。内外侧关节张开不能大于5mm,通常单纯关节内侧或外侧张开超过5mm不会有很大的问题,如果双侧张开都大于5mm则有发展成中度屈曲不稳的高风险。如果同时出现前后方向和内外侧的松弛,说明屈曲间隙过大。手术医师应该虑减小屈曲间隙或增大伸膝间隙。

选择一个大一号的股骨髁是最容易的方法(前参考设计的假体),但是要避免内外侧的悬挂,突出部分可能激惹周围的韧带。

屈曲股骨髁部件是另一个减小屈曲间隙的方法,只要相对髓内轴线屈曲不超过5度,没有副作用。切除更多的股骨远端也是一个方法,因为增大了伸膝间隙,可以使用更厚的垫片。如果是单纯的前后方向松弛,而内外翻稳定,说明可能是PCL功能不全,手术医师应该选择PS型假体。减小胫骨平台的后倾角也是一种解决前后方向松弛的方法。

3.中度屈曲不稳的翻修首先要区分是单纯的前后方向不稳,还是合并内外翻的不稳。前者是PCL功能不全,后者是屈膝间隙过大。

屈膝间隙过大同样可以通过更换大号的股骨髁或屈曲股骨髁来减小屈膝间隙。股骨远端再切除一点增大伸膝间隙,使用厚一点的垫片也是一种方案。

如果胫骨托允许,可以更换成PS垫片来提高前后稳定性。不能更换,则需整体更换翻修,减少胫骨托的后倾角。在极端的病例,以上方案无效时,可以使用CCK或铰链膝。

单纯的前后位松弛,一般将胫骨垫片更换成后叉韧带替代型垫片就可以了,可以选择PS垫片或深盘垫片。如果需要更换胫骨托,则需要减小后倾角。总之,TKA后出现中度屈曲不稳的情况不少。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类问题,并尽量在初次置换手术中就充分的评估并解决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