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恶性肿瘤逐年升高的发病率及其巨大的医疗费用等因素,使得大家“谈癌色变”。好在治疗手段发展快速,包括手术和放疗的局部治疗和抗肿瘤药物的全身治疗突飞猛进。其中,靶向药物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提到肿瘤靶向药物治疗,就不免会提到基因检测技术。

为什么要做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的主要原因在于肿瘤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疾病。也就是说,哪怕患的是同一种肿瘤,不同的患者也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尤其是抗肿瘤用药的选择。不同患者对不同抗肿瘤药物的敏感程度差异巨大,故肿瘤临床治疗需要制定个体化的精准方案。而基因检测是评估患者使用药物效果非常重要的一环,能从分子层面给医生用药予精确的指导。

靶向药和化疗药有什么区别?

靶向药物是针对癌细胞上特定的“靶点”,比如某个特定的基因突变,抑制癌细胞生长直至杀死癌细胞的药物。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不同,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正常细胞,典型的杀敌,自损,临床副作用大,病人耐受性差,痛苦多,多数效果不理想。靶向药物理论上只会抑制癌细胞,而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显著伤害,因此副作用小很多。对于此类型药物,如果患者有相应的治疗靶点,则靶向药物有效率高,而且起效快,能迅速缓解肿瘤带来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时期内能显著提高存活率。

不做基因检测可以盲吃靶向药吗?

靶向药物基因检测是通过患者癌细胞基因检测,从而选择对患者有效的特定药物或方案,是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医学。由于很多靶向药物有明确疗效/耐药靶点,须遵循基因检测后才可使用!不应在未做相关基因检测的情况下盲目用!

以前由于基因检测不普及而且费用高,靶向药物未纳入医保,才有盲吃试药的情况,现在基因检测非常普及。最重要的是大多数靶向药物纳入了医保报销,必须是经过基因检测确定有“靶点”才报销!

基因检测是不是只做一次?

医院分子实验室与年3月依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精准医学学部成立了“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细胞与分子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衡水)分子实验室”,建立高通量测序(NGS)平台、荧光定量PCR(qPCR)平台、荧光原位杂交(FISH)平台、免疫学(流式细胞、免疫荧光、化学发光)平台等特检技术平台,在肿瘤精准诊断、靶向用药及预后、家族遗传病的诊断、出生缺陷染色体分析、疾病风险基因检测、血液病诊断及预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检测以及耐药基因检测,药物不良反应及疗效监测等众多领域提供多项检测服务。

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衡水二院分子实验室展现出了强大支撑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患者临床确诊和康复出院的重要依据,也是接触者解除隔离的重要判断依据,其对“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衡水二院分子实验室快速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改造了中央空调、完善了负压实验室、强化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措施,添加了PCR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生物安全柜,按照相关要求率先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快速、高效启动。并作为示医院相关技术人员对PCR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生物安全柜安全规范化操作。

目前实验室有工作人员十四名,其中实验人员十名,6名具有研究生学历。分子实验室达到了P2+实验室的标准。

目前我实验室达到最大核酸检测能力为份/天,0人次/天(混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