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崔立刚撰稿:张屿森罗海愉

编辑:周子倩校对:江俊盛审稿:宫琳

医院超声科“三名工程”专家崔立刚教授带领的超声团队在肌骨超声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尤其在超声引导肌骨介入治疗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近日,崔教授专程来我科进行临床指导及授课。以下总结了崔教授对超声引导肌骨介入治疗经验:

超声介导液体抽吸诊断、治疗及药物注射

一、含液性病变诊断穿刺与注射要点

①尽可能抽吸干净:减低压力、去除脓液

②药物注入:激素+长效局麻药(如1ml倍他米松+2ml罗哌卡因)

③抽吸后置管引流

二、常见液体抽吸介入治疗病变类型

①脓肿及血肿

②腘窝囊肿、滑膜囊肿、腱鞘囊肿

③滑囊积液、滑囊炎

④腱鞘积液、腱鞘炎

⑤关节积液

三、分述

①四肢部位血肿形成原因通常是外伤、术后等。大部分血肿形成积液抽吸完即可,其他类型积液如非细菌性关节腔积液、滑囊炎积液等可在积液抽吸完后常规注射由激素、局麻药及生理盐水稀释成的广谱配方药物。

②与关节腔相通的囊肿来源于滑膜囊肿内衬滑膜,滑膜液通常较为清亮、透明,抽吸顺畅,易全部抽吸干净,如腘窝囊肿。

③不与关节腔相通的囊肿组成成分较为复杂,内含粘稠积液,囊肿内壁为纤维组织,位置深浅不一,大小各异,通常囊肿凸出体表,无压痛,常见部位在手腕部、足踝部或远离关节部位,如腱鞘囊肿,超声表现为透声良好薄壁无回声区,但该类型囊液抽吸难度较大,抽吸时需一定力量,并反复进针抽吸。

④部分囊肿发生在神经周围,并压迫、卡压神经引起局部疼痛、肌肉麻痹等临床症状,如肩胛骨后方囊肿,可能因关节腔液体长期慢慢渗出形成,其与肩胛上神经、肩胛上动脉伴行,该类型囊肿位置较深,囊液粘稠,超声引导下抽吸囊液过程中需多点穿刺,破坏囊壁,使囊液充分渗入到周围组织间隙,防止囊肿再次形成,最后再注入广谱配方药物。

⑤腱鞘炎的治疗手段可选择在超声引导下抽吸腱鞘内积液后再往腱鞘内注入少量药物。超声引导下选择在短轴切面进针,此切面可有效避免针尖扎入肌腱及误伤周围神经、血管。

超声介入治疗

一、超声引导下“封闭治疗”与神经阻滞镇痛

①神经阻滞的常用注射药物一般为生理盐水和激素,即可达到短期和长期治疗效果。神经疼痛原因一方面是卡压引起的神经水肿,另一方面是神经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受限引起的疼痛,注入生理盐水可将神经与周围粘连分离后,再注入激素可消除神经水肿,减轻卡压引起的疼痛。

②肋间神经阻滞术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术并发症少、易操作、镇痛效果好,常见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术应选择垂直于肋骨短轴切面,以肋间动脉为标志寻找位于肋间内肌和肋间最内肌之间的神经血管束,从足侧向头侧斜进针,再缓慢注射药物。

③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术的适应症。超声引导下行颈神经根阻滞术相对其它影像学引导操作有明显优势,颈神经根走行于颈椎横突末端前后结节间,根据椎体形态的不同可在超声下依次区分相应椎体,除颈7神经节外,其余颈神经节与对应椎体伴行。超声引导下定位到肿胀颈神经节后,在颈神经节与横突后结节间注入药物后,可见低回声药物渗入神经节周围阻滞间隙即可。

二、超声引导下松懈术、肌腱末端针刺、钙化灶捣碎

①慢性肌腱病介入治疗

慢性肌腱病常见好发部位有肩关节冈上肌肌腱、肘关节前臂伸肌肌腱(网球肘)及跟腱部位。慢性肌腱病介入治疗前提需要超声表现与患者临床症状一致符合,即肌腱钙化程度及相应部位肌腱疼痛症状明显相符。超声引导下慢性肌腱病介入治疗通常是将肌腱钙化区域或者骨赘用针尖捣碎,引起肌腱体内出血后再逐渐修复。一般不需注入药物治疗。超声引导下与肌腱方向平行进针,待肌腱坚硬钙化区域经反复提插变松碎后即可。

②狭窄性腱鞘炎松懈治疗

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方法除了在超声引导下往狭窄腱鞘内注射药物或者抽吸腱鞘内积液外,对于发生桡骨茎突局部明显充血增厚的情况时,用针刺反复提插松懈狭窄腱鞘,患者局部症状可马上得到缓解。若症状未明显缓解,可再次进针提插并注入药物。

三、超声引导浅表软组织异物取出

浅表组织异物常见有植物的木刺、玻璃碎片、小铁钉等。若刺入浅表组织异物尚未被周围组织包裹,超声引导下可快速将异物取出。若异物刺激局部炎症反应并形成纤维组织包裹,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需耐心、仔细钳取异物,必要时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分离粘连的纤维组织。

结语

随超声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临床需求呼声日益高涨,肌骨超声近年来已取得显著进步。近年来,我院超声影像科已陆续开展包括抽吸注射、松解引流等在内的肌骨介入项目。超声引导下肌骨介入治疗既能清晰观察病变部位和周围结构,还可实时观察针尖的位置和注药过程,避免损伤重要组织和器官,使诊断和治疗更加准确有效。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中药配方
最顶尖的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