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对年轻人来说并不可怕,但对于高龄老人而言,一次骨折就是一场生死考验。有研究显示,髋部骨折,对高龄、身患各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3月13日

99岁的包奶奶在髋部骨折后

医院医务人员

多学科协作的精心治疗下

成功进行了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

休养一段时间后

就可以如以前一般正常行走

来自烟台的包奶奶前些天走路时不小心摔倒,起来后感觉右侧髋骨疼痛,无法行走。家人赶紧医院,拍片检查后发现,老人右股骨颈骨折,需要手术治疗。但是由于老人年纪过大,加之肺部有感染,手术风险极大,医院并不敢冒这个风险。

于是

患者家属慕名

医院

接诊后,医院高度重视,医院院长、骨科学科带头人丛海波立即启动针对老年髋部骨折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机制。根据老人病情特点,组织了麻醉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对老人的手术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

“这种骨折对于高龄老人来说非常棘手。”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余志平说,这种情况手术肯定是最佳方案,但是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心肺等器官功能退化,而且肺部有感染,麻醉和手术风险极高,随时有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做手术,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但如果不做手术,老人只能失去行走的权利,瘫痪在床,这将导致老人的各器官功能进一步退化,缩短老人的生命周期。

两弊相权取其轻。

面对两难的选择,丛海波带领团队在经过科学评估、综合考量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亲自操刀为老人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延长老人的生命周期。

3月13日早上6点左右

手术准备工作开始

为了帮助老人顺利度过手术麻醉难关,麻醉科医师积极参与并指导了老人的术前治疗,仔细分析了老人的病情特点,对围术期的关键问题充分论证,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经过精心准备,当日,丛海波主刀为老人做了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关节外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专家齐聚手术室,各司其职,严密监控老人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手术中老人的各项指征数据都很好)

40分钟后

手术顺利结束

术中老人心率、血压、呼吸平稳

术后老人清醒后送ICU观察

经过几天的恢复

老人目前已经可以无需搀扶

尝试下地行走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

老人会走的越来越稳

↓↓↓

近年来,在院长丛海波的带领下,医院关节外科不断进取创新,先后创建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和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成为以治疗各种骨关节病为主,以膝、髋关节置换及关节镜微创治疗为特色的诊疗科室,医院的优势,大力提高多学科协作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白茶)

图一乐

单车中的战斗机

昨日推送回放

★好消息!文登是这项工程所属县!享受生态补偿!

☆在文登绝对不能错过的这种美味来啦!全套攻略送上~

★冲马桶到底盖不盖盖?别纠结了,这个实验告诉你真相!

☆文登还没生娃的恭喜了!刚刚,国家卫健委宣布一个大消息!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