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答: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流行于世界多个国家。它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简称布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2、布鲁氏菌的培养和形态特点?

答: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球状、球杆状细菌。菌体长0.6~1.5微米,宽0.5~0.7微米,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无鞭毛,无运动性,需氧,对营养要求较高,其培养最大特点是生长繁殖缓慢。

3、布鲁氏菌有哪些种和生物型?

答:到目前为止,该病原菌已发现马尔他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沙林鼠布鲁氏菌、犬布鲁氏菌、鲸种布鲁氏菌、鳍种布鲁氏菌和田鼠种布鲁氏菌及新报道的B.inopinata,共10个种。每个种还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的生物型,其中马尔他布鲁氏菌l~3型,流产布鲁氏菌1~9型,猪布鲁氏菌l一5型,还有绵羊布鲁氏菌、沙林鼠布鲁氏菌、犬布鲁氏菌、鲸种布鲁氏菌、鳍种布鲁氏菌、田鼠种布鲁氏菌和B.inopinata各1个型。

4、布病对动物的致病机理是什么?

答: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后,几日内侵入附近淋巴结,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细胞内生长繁殖,形成局部原发病灶,导致菌血症,此时患畜体温升高。经过一定时间后,菌血症消失,经过长短不等的间歇后,可再发生菌血症。侵入血液中的布鲁氏菌散布至各器官中,引起器官发生病理损伤。孕畜布鲁氏菌可以进入绒毛膜上皮细胞内增殖,可造成流产。此菌侵入乳腺、关节、睾丸等引起乳腺炎、关节炎、睾丸炎。

5、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何?

答:家畜患病后最明显的症状是流产。流产多发生在妊娠中后期,多为死胎或弱胎,多数动物伴发胎衣滞留不下,引发子宫内膜炎。有的经久不愈,屡配不孕。患病公畜常发生睾丸炎,呈一侧性或两侧性睾丸肿胀、硬固,有热痛,后期睾丸萎缩,失去配种能力。布病患畜还有些可发生关节炎及水肿,有时表现跛行。部分可见眼结膜炎,腱鞘炎,滑膜囊炎。

6、家畜感染布病后有哪些病理变化?

  答:主要病变为生殖器官的炎性坏死,脾、淋巴结、肝、肾等器官形成特征性肉芽肿(布病结节),有的可见关节炎。胎儿主要呈败血症病变,浆膜和黏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皮下结缔组织发生浆液性、出血性炎症。

7、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答: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北方牧区羊群布氏菌病流产高峰在2~4月份。发病率牧区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市。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流行。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畜牧兽医工作者、屠宰工人、皮毛工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多于女。牧区存在自然疫源地,但疫区流行强度受布鲁氏菌种、型及气候,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对牲畜、牧场管理情况的影响。

8、影响布鲁氏菌病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答:自然因素: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与流行与气候关系非常密切,暴风雨雪、寒流、洪水或干旱的袭击使牲畜的抵抗力降低,流动性增大,很容易增加传播的机会,甚至造成爆发流行。社会因素:包括居民生活条件及卫生知识;畜群的分群、合群、重组;动物免疫状态;牲畜调运、交易;乳、肉、皮毛的加工、交易、使用。

9、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与动物的品种、年龄、性别有关吗?

答:家畜中羊、牛、猪易感。母畜比公畜、成年畜比幼年畜发病多。在母畜中,第一次妊娠母畜发病较多。

10、布鲁氏菌病的潜伏期有多久?

答: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可以在两周内发病,长的可达半年、一年甚至几年,还可能终生潜伏体内而不发病。人感染布病后,潜伏期一般为7—60天,平均两周。少数患者可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

11、布鲁氏菌病在潜伏期能传染吗?

答:能传播,处于布病感染潜伏期的患畜不断向外排病原菌,是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的最主要传染源。

12、布病确诊程序是什么?

答: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为疑似布病,确诊要采集病料送实验室检查。

13、如何对布病进行临床诊断?

答:根据母畜发生流产,造成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从阴道流出污秽不洁、恶臭的分泌物;公畜睾丸炎、附睾炎或关节炎等典型症状以及流行病学特点,可以判断为疑似布病。

14、如何对布病进行实验室诊断?

答:实验室常采取细菌分离鉴定或血清凝集试验来诊断,有条件的可以采用补体结合试验。另外,还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5、如何采集样品?

答:(1)血清样品:采集血液2~5毫升,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防止暴晒),分离血清。若需长时间保存,则将血清置-20℃以下保存,但要尽量避免反复冻融。(2)实质脏器样品:无菌采集新鲜的病变组织,放入无菌容器内。每块组织最好单独放在1个容器内(也可置于自封袋中),用记号笔注明日期、组织脏器和动物名称。注意防止组织间相互污染,及时置于低温条件下保存。(3)胚胎样品:选取完整、无腐败的胚胎送检。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

16、如何运送病料?

答:所采集的样品要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径送往实验室。如果样品能在采集后24小时内送抵实验室,则可放在加冰块的保温盒中运送。在24小时内不能送到实验室时,可将样品冷冻,并维持低温状态运送。运送的样品要用防渗材料密封包装。

17、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答: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感染动物可长期甚至终生带菌,成为对其他动物和人最危险的传染源。病畜从乳汁、粪便和尿液中排出病原菌,特别当动物流产时,会排出大量病原菌,污染草场、畜舍、饮水和饲料,易感动物接触到以上污染物,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

18、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布鲁氏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经口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直接接触病畜流产物、排泄物、阴道分泌物等带菌污染物,也可经皮肤创伤或眼结膜感染。

一些昆虫如苍蝇、蜱等可携带布鲁氏菌,叮咬易感动物或污染饲料、饮水、食品也可传播本病。

人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受感染。

19、为什么说布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答:布病自然疫源性是指布鲁氏菌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传播,它是独立于人、畜布病之外的一个完整的疾病传播循环。虽然布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但它是可防可控的,人和家畜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感染的,并非有布病流行的地区就有自然疫源地存在。

20、布鲁氏菌抵抗力强吗?

答:布鲁氏菌对光、热、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阳光照射20分钟,湿热60℃30分钟、70℃10分钟,5%漂白粉澄清液数分钟就可将其杀死。布鲁氏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5天,粪便中夏季可存活1~3天,冰冻状态下存活数月,鲜乳内能存活10天,食品内可存活2个月,在水中可存活5日至4个月。

21、布鲁氏菌易感动物的种类有哪些?

答:家畜中羊、牛、猪易感,也可感染犬。人们发现海豹、海豚、鲸鱼及水獭也能感染。

22、布鲁氏菌病要不要治疗?

答:家畜患布病原则上不采取治疗措施,因为布病较难治愈,而且治疗期间有成为传染源的可能。布病治疗主要是针对布病病人,由于布病病人症状多种多样,病期又长,治疗比较复杂,并有一定难度,应根据不同病期,不同症状体征性质调整治疗方案。采取早治疗、联合用药、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措施。早期感染主要采用抗菌疗法、除抗生素治疗外,应对症治疗,如失眠者可服用镇静药,关节痛、头痛等可服用镇痛药,高烧者可辅以物理降温或服解热药等。慢性布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采用中药治疗,菌苗疗法也适用于慢性期患者,治疗机理是使敏感型增高的机体脱敏,减轻变态反应的发生。

23、人感染布病后有哪些症状?

答:人患布病后,症状主要有发热、多汗、生殖系统炎症、疼痛(主要是大关节、肌肉最为明显)、乏力等,严重的丧失劳动能力。病人在急性期有发热、寒战、虚汗、疲乏、游走性关节疼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但一般多为缓慢发病,病人有肝、脾、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人可有睾丸炎、输卵管炎等生殖系统炎症。发热后常伴有大量出汗、头痛等症状,病程在3个月内为急性期;3~6个月为亚急性期;6个月以上为慢性期。

24、哪些情况容易造成人感染布病?

答:凡是从事牲畜饲养的人员或与牲畜接触多的人员均易感染布病,如畜牧场饲养员、挤奶工、兽医及屠宰工等。

25、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答:凡在动物养殖场/户、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工作以及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必须遵守防护制度(即穿着防护服,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在仔畜大批生产季节,更要特别注意;严格禁止人畜混住;做好水源管理,要做到人畜饮水分开。

26、人感染布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答:人感染布病后,潜伏期一般为7—60天,平均两周。少数患者可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人在感染结核病后不一定发病,潜伏期长短不一,有的潜伏期长达10~20年,有的潜伏期在3~5年,也有短至几个月的。

27、人怀疑感染布病后应该怎么办?

答:人怀疑感染布病后应立即到当地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就诊。

28、发现布病疑似病情如何上报?

答: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疑似疫情,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并确认后,按《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29、布病疑似病情发生时如何处理?

答:发现疑似疫情,畜主应限制动物移动;对疑似患病动物应立即隔离;对动物活动场所加强消毒。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开展实验室诊断。

30、针对布鲁氏菌的消毒措施?

答:对患病动物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严格进行消毒。饲养场的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养畜场的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选用2%烧碱等有效消毒药消毒;饲养场的饲料、垫料等,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粪便消毒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方式。皮毛消毒用环氧乙烷、福尔马林熏蒸等。

31、如何选择疫苗开展布病免疫?

答:(1)羊种布鲁氏菌M5或M5—90弱毒苗:本品用于预防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持续期3年。用法:皮下注射、滴鼻、气雾法免疫及口服法免疫。用量遵照说明书执行。(2)猪种布鲁氏菌2号弱毒苗(S2疫苗):本品用于预防山羊、绵羊、猪和牛的布鲁氏菌病。免疫持续期:羊为3年,牛为2年,猪为1年。本疫苗最适于作口服免疫,亦可作肌肉注射。(3)牛19号疫苗:S19,毒力较强,目前只在西北地区使用。(4)A19疫苗:目前我国多数生物制品厂生产此种疫苗。

32、如何进行布病综合防治?

答:采取消毒、免疫、检疫、监测、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多项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卫生部门与兽医部门互通信息,多部门联防联控。

33、布病的产地检疫是如何规定的?

答:牲畜在离开饲养地之前,养殖场/户必须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报检后必须及时派员到养殖场/户或检疫申报点实施检疫。检疫合格后,出具合格证明;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出具消毒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34、布病的屠宰检疫是如何规定的?

答:屠宰检疫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对牲畜进行验证查物,合格后方可入厂/场屠宰。屠宰检疫过程中,要对规定的检疫部位按照屠宰检疫规程进行认真检疫,对检疫合格的胴体加盖检疫标志后方可出场/厂,不合格的按有关规定处理,并进行疫源追溯。

35、布病免疫应注意什么?

答:主要应注意以下事项:(1)免疫接种时间在配种前1个月~2个月进行较好,妊娠期母畜及种公畜不进行预防接种。(2)本疫苗对人有一定致病力,制苗及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避免感染或引起过敏反应。(3)饮水免疫或灌服时,使用凉开水稀释;若拌入饲料中,应避免用含有添加抗生素的饲料、发酵饲料或热饲料,免疫动物在服苗的前后3天,应停止使用抗生素添加剂饲料。

36、哪些因素影响免疫效果?

答:在临床应用条件下,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疫苗本身的质量;疫苗储运条件;动物的健康状况(如营养状况、疾病情况、其他病原感染等)和产生免疫的能力(如有无先天或后天的免疫抑制因素);免疫接种的操作是否规范等。

37、布鲁氏菌病能否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答:布鲁氏菌病在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是非常少见的。当母亲在喂奶时可能把细菌传染给婴儿,通过性行为传染细菌也有过报道。通过母乳传染的婴儿或通过性行为传染的人如果得到及时治疗,在3天内他们的感染危险就会消除。此外,通过受污染的组织移植也可能导致传染,但这种情况不多见。

38、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人感染布鲁氏菌病?   答:首先要避免食用或饮用未经消毒的奶、奶酪或雪糕。如果不确定奶制品是否经过消毒,那么就不要食用。其次,养殖者、职业经济人及采样、检测人员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对于可能污染的皮肤要及时消毒。对于可能污染的环境彻底消毒。此外,在处理动物内脏或接产时一定戴上橡胶手套。

39、哪些消毒剂能有效杀灭布病病原菌,如何使用?

答:布鲁氏菌对化学消毒剂抵抗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当,即可杀灭布鲁氏菌。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灭环境中的病原菌。场舍环境采用下列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好:(1)醛类消毒剂:有甲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2)含氯消毒剂:包括无机含氯消毒剂和有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取决于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可用5%漂白粉溶液喷洒动物圈舍、笼架、饲槽及车辆等。(3)碱类制剂:主要有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等,消毒用3%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6~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生石灰需加等重量的水,洒布于需消毒场所。

40、怎样做好养殖场发病后的消毒工作?答:主要应做好以下消毒工作:(1)扑杀病畜和阳性畜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场地圈舍必须清洗消毒。(2)畜舍中的粪便应彻底清除,院子里散落的畜粪应当收集,并作堆积密封发酵或焚烧处理。清理堆积畜粪时应淋水,防止扬起粪尘。(3)用过的器械、用具都要进行清洗消毒。(4)用过的个人防护物品如手套、塑料袋和口罩等应集中销毁,可重复使用的物品须用去污剂清洗2次,确保干净。将扑杀时穿过的衣服用70℃以上的热水浸泡10分钟以上,再用肥皂水洗涤,在太阳下晾晒。

41、散养户怎样做好布病的预防?答:农户散养畜必须从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管理,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一是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畜群抗病能力。二是疫区要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要求,做好免疫工作。三是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及时清除畜舍粪便及排泄物。四是出现可疑病例,要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五是配合当地兽医部门做好布病监测工作。六是不从疫区引进种畜。

42、规模养殖场怎样预防布病? 答:规模养畜场必须坚持科学养殖,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一是坚持自繁自养,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牲畜,并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防止疫病传入。若引种时,必须严格隔离检疫。二是加强饲养管理。冬天确保畜舍保暖通风;夏天高温季节,要做好畜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维持畜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畜群抗病能力。三是养畜场要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生产区与生活区要严格分开;生产区的门口要设置消毒池,严禁外来参观人员等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生产人员进出要更衣消毒,进入车辆严格消毒。四是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畜舍粪便及排泄物,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饲养场、畜舍内及周边环境定期进行消毒,做好杀虫、灭鼠工作。五是做好春秋两次布病的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阳性者,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六是对布病疫区坚持科学免疫。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时按量做好免疫。当周围地区发生动物疫情时,要进行紧急免疫。

43、发现疑似布病病畜后,应如何处理?

答:当养殖户发现疑似布病牲畜后,应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并采取消毒等防疫措施,不能自行处理病死畜,以防因处理不当,引起病原菌扩散,导致更大损失。

44、发生布病后,为什么要追踪疫源?

答:发病牲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畜会通过粪便、尿、唾液等分泌物不断污染环境、传播疫病或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健康家畜,从而引起疫病扩散。通过对病畜或带菌畜的追踪,及时扑杀病畜,消灭传染源,防止疫源扩散,对布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45、什么情况下要对疫区采取封锁措施?   答:出现区域性流行趋势,要对疫区或发病场采取封锁措施。

46、针对布病的无害化处理对象有哪些?

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积极配合当地政府,一旦发现布病病畜或检测阳性畜,要及时扑杀无害化处理。布病病畜、检测阳性畜扑杀无害化处理前生产的乳、布病可疑畜隔离饲养期间生产的乳均需经高温等无害化处理。布病病畜及检测阳性畜的胎儿、胎衣、排泄物均需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防止人畜感染。

47、临床上布病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答:应与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等有流产症状的疫病鉴别。

48、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在布病的防治中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答: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在动物疫病防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疫苗的紧急接种和平时的春防、秋防,疫情的初步诊断和报告,发生疫情后的封锁、隔离、消毒、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49、发现疑似布病后,兽医部门应该怎么做?

答:首先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并采样进行实验室确诊;指导农户/养殖场做好消毒工作;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采取扑杀病畜、隔离假定健康畜等防控措施。

50、何为“手套工程”?

答:“手套工程”是省畜牧兽医局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并推广的以预防牛羊接产人员在接产时感染布鲁氏菌病的重要工程,其主体是在接产时要戴长臂手套,防止子宫内排出的物体污染手臂并进一步造成感染。

51、为什么实施牛羊接产时要戴手套?

答:因为布鲁氏菌特异性地侵害生殖系统,如果牲畜感染了布鲁氏菌,一定会在孕畜子宫内大量繁殖。牛羊正常生产或流产时,布鲁氏菌会随着胎儿、羊水或胎衣等排出,如果在接产时不戴手套,则排出的布鲁氏菌会污染接产人员的手臂,当消毒不彻底时,会造成人员的感染。

52、接产后如何进行消毒?

答:正常接产后,可重复利用的手套及所用的器材应将外接触面置于消毒药水中浸泡30分钟以上,一次性手套及垫料应立即焚烧销毁;排出的胎衣应立即高压消毒或焚烧销毁;胎衣、羊水等污染的地面喷洒消毒药;产出的胎儿体表用温水稀释的消毒药水擦拭。如果产出的胎儿是死胎或木乃伊胎,则手套、垫料、胎衣、胎儿等全部焚烧销毁,对污染的环境用消毒药剂进行喷洒或用碱石灰覆盖。如果不慎污染了衣物,则衣物需用消毒药浸泡1小时以上;如果不慎污染了皮肤,对皮肤用中性消毒药擦拭后,再用肥皂水洗涤两次,最后用清水反复冲洗5次。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