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属于铰链关节,它是我们身上少数只能往一个方向运动的关节。

膝关节又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正常人的膝关节平均可承重35公斤。

承受重量越多,关节软骨磨损的机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伤,膝关节退化较快。

膝盖负重和体位的关系

1.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

2.站起来和走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1~2倍。

3.上下坡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3~4倍。

4.跑步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4倍。

5.打球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6倍。

6.蹲和跪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8倍。

例如: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每上一个台阶,膝盖约要承受公斤的重量。(50*4倍)

很多人喜欢拿膝盖来调侃,“膝盖中箭了”、“分分钟给跪了”……

事实上,膝关节磨损是不可避免、无法逆转的。

与大多数器官一样,膝关节也会经历不断成长、达到巅峰、开始磨损、衰老退化的一生。

人的膝关节有15年的最好状态

15岁以前

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青少年的骨骼生长发育迅速,代谢产物容易在膝关节处堆积,夜间膝关节附近或小腿前侧常出现疼痛,就是“生长痛”,是青少年生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度过生长周期就会自动好转。

青少年应注意休息,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或热敷,可有效缓解疼痛。

生长痛多是断断续续的,若出现持续性疼痛,要及时就医,排除骨肿瘤、儿童白血病、青少年关节炎等疾病。

15岁~30岁

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这一年龄段的人运动起来经常不知疲倦,对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认识不足,容易提前消耗关节。

虽然黄金期的膝关节自我修复能力强,但也不可盲目、过度运动,逞一时之快,否则最终还是由自己的身体埋单。

跑步注意穿舒适的跑鞋,尽量减少膝关节的撞击和磨损;

跑步前必须做好热身运动,提高不同肌群之间的协调性,避免肌肉力量紊乱导致的额外损伤;

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最好佩戴护膝。

30岁~40岁

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

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

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尤其是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膝关节的正常受力模式被人为地改变,更容易损伤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

膝关节脆弱期的保健重点是要避免暴发性强、动作幅度大且频率过高的运动,如足球、篮球运动等;

同时要重视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锻炼,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

40岁~50岁

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

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

人体的60%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

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

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退化期:惧怕不良刺激

假设每天走1万步,45岁以后膝关节大约要经历1亿次以上的机械磨损,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磨损下来的碎屑在膝关节里越积越多,形成一个个小球状的“游离体”,进一步加重膝关节的退化。

这一时期,骨质开始逐渐流失,膝关节的坚固程度随之下降。

中年后膝关节进入一个持续退化的“生态环境”,稍微受到不良刺激,就会产生一系列病症。

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炎是一种无菌型炎症,中老年人运动过度,或受到冷热刺激,滑膜就容易受到磨损,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

一旦得了滑膜炎,应该减少活动,注意保暖,同时适当做一些康复锻炼,多数人可以自愈。

痛风性关节炎

中年人应酬较多,经常吃大鱼大肉。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中含有嘌呤,可转化为尿酸,如不能顺利排出体外,沉积在关节里,就会导致关节肿痛。

建议尽量减少嘌呤摄入,戒啤酒,适量吃些碱性食物,多喝水,有利于尿酸排泄,预防痛风急性发作。

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常出现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等不适。

如果拍片子发现关节磨损、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狭窄,甚至出现关节畸形,说明膝关节退化到了骨关节炎的阶段,已经不可逆转,需要引起重视。

轻者可采取康复、止痛治疗,重者应进行关节镜清理手术或关节置换术。

为减缓膝关节退化,45岁以上人群应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减轻膝关节负担;

穿有弹性的软底鞋,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降低其磨损程度;

尽量不参与骑车、爬山、爬楼等磨损膝关节的运动,坚持每天锻炼膝部肌肉力量,如练习侧抬腿等。









































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中科白癜风黄金周公益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