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至,凉风却难起。中国人说,“立秋一日,水冷三分”。但对很多人来说,立秋在身体感受上的变化并不大。“秋老虎”的余威甚于夏热。

虽然还那么热,但从第一片梧桐叶子落下开始,天地间阴阳的变化已经悄悄转换了形势。

立秋是一年圆运动的起点,阴阳之气由夏长转为秋收,由浮转为降,人体气血亦同,要开始为来年春夏的生长蓄积能量了。立秋是收的开始,万物收敛阳气,转化为春生夏长的成果。

8月7号立秋到秋分这45天,又遇“秋行冬令”利于阳气的收敛;虽说今年春、夏生长不利,但秋收能收还算幸运!

从今年立秋到明年立春,计6个月,万物应该处于“收”和“藏”的状态,但是除了这45天以外,都处于阳气“泄”的状态。因此,这45天的阳气“收”的好不好,决定了我们剩下4个半月的健康!因此,把握好这黄金45天!

我们的中伏还没过完,末伏还没开始,接下来的三伏灸该怎么做?

艾灸培补元气

一:大椎、关元、三阴交、太冲穴

二:中脘、章门、三阴交

三:关元、太白穴、太冲穴

虽盛夏还伏虎,艾灸仍要消暑热

“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禾谷成熟之时,天气炎热”。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很多地区会处于炎热之中,大家不要忘了后面还有“秋老虎”。虽然时至立秋,但现在仍处于二伏之中,还没有进入最热的三伏。此时还应防暑和除湿!

中暑取穴:大椎、曲池、合谷、内关、神阙、足三里。

立秋之后的饮食调养

秋跟肺脏对应,属金,而金克木(肝脏);而土生金,金耗伤土气(脾胃);

就是说秋天肺脏当令,它上克肝木,下克脾土,特别是今年,肝木受困,因此要养肺调肝补脾敛阳,再加上今年的湿气重,补脾胃是肯定的。

防秋燥:秋在五行中属金,肺属金,秋天容易有呼吸道的问题。要清肺气,滋阴润肺,防秋燥。

梨子自古被尊为「百果之宗」,可以「清心润肺,利大小肠,止咳消痰,清喉降火,除烦解渴,润燥消风,醒酒解毒」。只是梨性寒凉,很多人直接吃梨,吃得多了容易伤身。

如果你没时间煮梨来吃,可以冲一杯秋梨膏喝。这个梨膏非常简单,只用酥梨熬制,没有任何添加、连水都不能放,是%浓缩的酥梨精华,老人小孩都能喝。

勤补水:干燥的秋天,补水尤为重要,可以多喝果蔬汁,为身体提供养分的同时,也提供了充足的水分,让身体的机能效率更高。

多吃鱼: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秋燥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

立秋之养生禁忌

1、忌暴饮暴食: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3、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4、忌吃过燥的食物: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

正值三伏天,欢迎各位顾客自行购买天灸贴,只需要2块一贴,详情加







































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CCTV品牌影响力北京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