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调查及分析
钱洪,赵建宁,包倪荣
医院骨科,江苏南京
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患者满意度及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分析患者总体满意度与特定方面满意度的关系,以及患者自我报告结局估量(PROMS)能否有效反映患者术后满意度。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自-12—-07行THA术的例患者。研究总体满意度、特定方面满意度、WOMAC评分等。结果 手术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效果、患者文化程度、术前期望值的实现程度、医护人员的态度、术前对科室医疗水平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对患者的满意度有较大影响,通过以上影响因素构建的回归模型可以有效预测82.7%的患者术后的总体满意度,而以WOMAC评分为代表的PROMS对患者总体满意度影响不大,说明PROMS并不能有效反映患者术后总体满意度,而性别、年龄、住院日、并存病等并不能帮助解释患者总体满意度之间的差别。结论 要提高THA术后的满意度,良好的手术效果是根本,而与患者做好沟通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医院口碑则是加分项。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满意度;患者自我报告结局估量;WOMAC评分
髋臼横韧带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髋臼假体初始稳定性的意义
陈亿民1,肖志坚2,毕大卫1,王以进3,王辉1,祖罡1
1.杭州医院骨二科,浙江;2.杭医院;3.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
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实验验证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髋臼横韧带对减小髋臼应力集中、增强髋臼抗形变能力及维持髋臼假体初始稳定性的意义。方法 自-01—-01采集新鲜成年健康男性尸体髋关节(包含完整髋臼-关节囊-股骨头)8个,将标本随机分为2组:A组去除关节囊但保留髋臼横韧带,B组一并切除关节囊和髋臼横韧带。所有髋臼按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要求打磨髋臼软骨面置入髋臼假体,然后对髋臼进行生物力学测量,得到其应变、位移、强度、刚度、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等力学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手术打磨后,A组在髋臼强度和刚度上皆优于B组。两向应力状态:A组横向应力(σθ)为(0.62±0.05)MPa,纵向应力(σφ)为(0.70±0.06)MPa;B组σθ为(0.83±0.07)MPa,σφ为(0.88±0.09)M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组承载时应力均匀,应力集中小,B组则相反,易导致关节不稳定。刚度:A组为(.26±14.32)N/mm,B组为(.23±9.32)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组抗形变的能力也明显优于B组。在接触特性上A组平均压力均高于B组而负重面积也大故应力反而小于B组。结论 保留髋臼横韧带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减小髋臼应力、削弱应力集中、维持髋臼强度和刚度及假体初始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髋臼横韧带;全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力学;假体稳定
DAA入路短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短期疗效随访结果
骆园,蒋忠,唐伟华,沈伟中
医院骨科,江苏苏州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直接前方入路(DAA)行Metha短柄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技巧及适应证选择,报道中短期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06—-03采用DAA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的35例(37髋)髋关节疾患,分别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直腿抬高时间、VAS评分、Harris评分及影像学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获18~49(35.23±9.43)个月随访,手术时间80~(93.60±8.92)min,术中出血量~(.45±15.40)ml。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均获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4~8(5.65±1.26)分改善为术后1个月1~3(2.65±0.26)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35~60(46.25±10.24)分改善为末次随访87~96(92.02±3.18)分。无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假体周围感染和深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无一例需行翻修术。结论 DAA为肌肉神经间隙入路,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康复快,是一种可靠微创入路;Metha短柄的设计可以保留宿主骨量,适合微创置入,具有较好的力学传导性能;DAA入路行Metha短柄全髋关节置换可取得满意的中短期疗效。
关键词:短柄假体;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
经皮加压钢板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研究
刘剑,印飞,顾三军,殷渠东,宋升,孙振中
医院骨科,江苏
摘要:目的 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CCP)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自-01—-01诊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2例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经皮加压钢板固定(A组)与3枚空心钉固定(B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14~34个月,平均23.7个月,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VAS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无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发生;B组2例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退钉3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结论 PCCP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均可用于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但PCCP固定更牢固,术后可早期负重行走,较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经皮加压钢板;空心加压螺钉
AO/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选择的影像学回顾性分析
郑华庆,陈昌红,周荣魁,焦亚军
医院(南京市中医院)骨科,江苏
摘要:目的 探讨AO/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0—-05诊治并行内固定治疗的例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A2.1型29例,A2.2型45例,A2.3型32例。结果 本组例均得随访7~34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需再手术行内固定翻修治疗。部分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或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髋内翻畸形及股骨头内螺钉退出。结论 对于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在A2.2、A2.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是A2.3型骨折,使用DHS或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板等髓外固定时要特别注意保持股骨近端外侧壁的完整性,避免出现术中或术后医源性外侧壁骨折。当患者存在有骨质疏松、股骨外侧壁骨量明显减少、骨折线向小粗隆远端延伸较长时,宜选用Gamma3或PFNA等髓内固定系统,从而避免因股骨外侧壁的破坏而出现髋内翻和退钉,甚至内固定的失败。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AO/A2型;股骨近端外侧壁;内固定
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A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研究
张俊,沈燕国,曹师锋,邱永敏,尹伟忠,丁菊红
上医院骨科,上海99
摘要:目的 比较单侧钢板(外侧解剖锁定钢板)与双侧钢板(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治疗A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12—-12治疗35例A3型股骨远端骨折,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单侧钢板组(16例)和双侧钢板组(19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组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21个月。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P0.);2组术中出血量(t=-1.,P=0.)、术后引流量(t=-0.,P=0.)、骨折愈合时间(t=0.,P=0.)、膝关节活动度(t=0.,P=0.)、VAS评分(t=0.,P=0.)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χ2=0.,P=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各有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限制负重后均愈合。结论 单侧或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A3型股骨远端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但单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短,且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接骨板;重建钢板;内固定
外侧锁定钢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陈旧性C2、3型骨折
谭红略1,刘伟峰2,代朋乙1,袁延浩1
1.医院医院膝部损伤科,河南洛阳;2.医院骨科
摘要:目的 探讨外侧锁定结合内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陈旧性AO-C2、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06—-12采用外侧锁定钢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4例股骨远端陈旧性C2、3型骨折。术后采用Merchan评定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获随访平均17.5(12~24)个月,无骨不愈、钢板断裂及膝关节畸形发生。末次随访疗效按膝关节功能Merchan评分评定:优3例,良9例,可2例。结论 外侧锁定解剖钢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陈旧性C2、3型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
关键词:股骨髁骨折;陈旧性骨折;C2、3型骨折;双钢板固定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联合缝扎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
王军1,陶晓冰1,张楠1,郜顺兴1,刘晓慧2,崔国胜3
1.河北医院骨二科;2.口腔科;3.外三科,河北沧州
摘要:目的 探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联合髌韧带缝扎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0—-10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联合髌韧带缝扎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71例。结果 本组共7例失访,64例获得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度正常,与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所有随访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采用Insall-Salvati法测髌骨高度,双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P=0.)。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50例,良15例,优良率%。结论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联合髌韧带缝扎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效果良好。既保留髌骨完整性,恢复髌骨长度;又坚强固定,达到骨-骨坚强愈合;早期即可功能锻炼,获得满意的活动度。与其他方法相比,该固定方法操作与固定过程简单,价格低廉,医院开展工作。
关键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缝扎固定;髌骨下极粉碎骨折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并发症病因分析及对策
赵铁军,单鹏程,孙钢,顾力军,张淳,张洪美
中医院骨关节一科,北京102
摘要: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行关节镜清理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转归及对策。方法 自-02—-08对例膝骨关节炎行关节镜清理术,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8~67个月,平均51.2个月。共4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6.01%。其中关节积液肿胀9例,关节血肿5例,关节软骨损伤3例,器械断裂1例,隐神经髌下支损伤2例,滑膜疝2例,关节感染2例,术后疼痛加重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6例,关节周围肌腱慢性炎症7例,关节活动受限3例,切口不愈合2例。42例均给予积极相应治疗,40例疗效满意。结论 严格把握膝骨关节炎手术适应证,术前术中的正确诊断、熟练的手术操作和对并发症的及时正确处理是减少膝关节镜清理术并发症发生以及使其转归良好的关键。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并发症
涉及后柱胫骨平台骨折的不同治疗策略
林成寿,林旺,许胜贵,郭卫中,苏郁,柯勇平,王磊,刘寿坤
福建医院(医院)骨科,福建福安
摘要:目的 探讨涉及后柱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 自-07—-10收集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资料,研究涉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率。采用Schatzker法及罗从风三柱法分别对骨折进行分类,后柱再分为后内侧柱和后外侧柱,筛选出涉及后柱的胫骨平台病历。根据后柱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结果 例获得随访平均15.6(12~36)个月。例骨折涉及后柱,其中例涉及后外侧柱,97例涉及后内侧柱。例无一例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术后12个月复查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年复位不良者3例。结论 涉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发病率高,应根据骨折类型,采用合适的切口、内固定方式等,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后柱;Schatzker分型;三柱分类法
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皮瓣在小腿开放骨折Gustilo-AndersonⅢB型损伤中的应用
刘伟1,肖艳1,严志强1,刘强1,曾爱贞1,杨康胜1,区广鹏1,黄瑞良1,余斌2
1.医院骨一科,广东;2.医院创伤骨科
摘要:目的 总结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小腿开放骨折软组织损伤Gustilo-AndersonⅢB型修复中的疗效。方法 笔者自-01—-02结合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解剖特点设计皮瓣、修复开放骨折创面缺损20例,将皮瓣的长度变成宽度使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皮瓣供区一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20例均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股四头肌肌力达到5级,膝关节屈曲达°~°、伸直达0°~5°。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皮瓣边缘小面积发黑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恢复保护性感觉,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受区皮瓣稍臃肿,供瓣区遗留线状瘢痕。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可一次修复Gustilo-AndersonⅢB型开放骨折软组织损伤,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是修复创面软组织损伤Gustilo-AndersonⅢB型的理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胫前软组织缺损;降支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多钢板联合MIPPO技术治疗“四柱损伤”Pilon骨折的疗效
贾乐生,郑刚,夏凡,杨爽
沈医院骨外三科,辽宁沈阳024
摘要:目的 探讨多钢板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四柱损伤”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01—-05运用多钢板联合MIPPO技术治疗28例“四柱损伤”Pilon骨折,骨折按Rüedi-Allgower分型均为Ⅲ型。结果 术后26均获平均18.4(4~28)个月随访,失访2例。术后平均2.3(1.5~4)个月可见到明显的骨痂生长,部分负重,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2(3~8)个月,内固定物无松动及断裂,骨折未见移位,可以弃拐行走。疗效按Mazur评分标准,优14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6%。结论 采用多钢板联合MIPPO治疗“四柱损伤”Pilon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创伤小,愈合率高,软组织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Pilon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内固定
跟骰关节面的解剖测量与临床应用
王冰1,许兴柏1,史册1,朱裕成1,马军1,王海2,王德广3,张蓓1
1.医院医院骨科,江苏宿迁220;2.医院医院影像科;3.徐州医科大学基础学院
摘要:目的 研究跟骰关节面的形态特征,为跟骨前部内固定置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笔者自-01—-06解剖40只成年人足踝部标本,分为男、女2组(男22只,女18只)。每只标本来源于不同个体,不分左右侧别。以跟骨长轴作为解剖测量基线,解剖观察跟骰关节面形状,测量跟骰关节面水平横径和最大横径,测量并计算后斜角。分析测量指标与跟骨骨折内固定置钉之间关系。结果 测量结果显示,男性组跟骰关节面的水平横径为(25.03±1.37)mm,最大横径为(31.24±2.13)mm,女性组水平横径为(23.51±2.11)mm,最大横径为(27.39±1.87)mm。2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P=0.;t=6.,P0.)。男性组和女性组的后斜角分别为(23.03±1.71)°和(20.69±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P=0.)。结论 跟骰关节面是一个不规则的倾斜关节面。自跟骨前部外侧向内侧置钉,关节面的后斜角决定进钉方向,水平横径和最大横径决定进钉长度。按照研究结论和方法置入合适长度螺钉,能避免螺钉误置入跟骰关节,也可以避免由于螺钉过长而损伤跟骨内侧的肌腱、血管和神经。
关键词:跟骨;跟骰关节;关节面;形态学;应用解剖学
跟骨骨折外侧钢板内固定术后中期随访和并发症分析
张勇,杨立峰,应霁翀,校佰平,庄云强,马维虎,徐荣明
医院骨科,浙江300
摘要: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行外侧钢板内固定术后中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自-07—-02诊治例(足)跟骨骨折,观察骨折愈合情况、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宽度,疗效采用AOFAS和MF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例获得平均36.6(20~49)个月随访,术后AOFAS和MFS评分3组均较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4例术后过早下地导致关节面再塌陷,3例内固定失败导致塌陷,12例发生浅表组织感染,6例发生深部感染,11例出现切口皮瓣部分坏死,3例出现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疼痛,5例发生腓肠神经损伤。结论 跟骨骨折行外侧钢板内固定术疗效确切,但并发症较多,术后创口皮肤坏死、感染常见。
关键词:跟骨骨折;外侧钢板;并发症;内固定
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顾海伦,杨军,丁立峰,王维,任德新,李赫
中国医院创伤骨科,辽宁沈阳
摘要:目的 探讨经膝关节后侧改良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自-03—-03诊治因外伤致胫骨平台后柱骨折15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Ⅱ型4例,Ⅴ型8例,Ⅵ型3例,按照三柱分型均为三柱损伤。采用改良倒L形入路直视下复位后外侧关节面,植骨排钉固定后外侧粉碎塌陷关节面。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平均12.1(8~13)个月,术后均恢复下肢力线和关节面高度。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6(6~9)个月,无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失效、关节僵硬和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5°~°,膝关节HSS评分平均92.1(72~91)分。结论 对于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粉碎伴塌陷的患者,采用改良入路能直视复位关节面和植骨放置排钉钢板,达到对骨折完美支撑。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后侧入路;Schatzker分型;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
轴向应力促进胫骨骨折愈合的三维有限元力学参数优化研究
程斌,丁真奇,姚小涛,陈波杰,郭林新
解放军第医院(医院)全军骨科中心,福建漳州
摘要:目的 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胫骨骨折愈合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不同频率与大小组合的轴向应力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以期获得最佳理论参数。方法 对一名健康志愿者胫骨进行CT扫描,通过Mimics、Geomagic、Abaqus等有限元软件建立胫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实体模型;观察胫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内部应力、应变及骨折端位移,比较骨折愈合仿真所获得的愈合模式图及骨痂单元数变化。结果 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了胫骨骨折间隙内骨痂组织的应力、应变及位移,观察分析N、1Hz组合参数分化的成熟骨组织细胞单元数是最多的。结论 建立胫骨骨折愈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所获得的N、1Hz为最佳理论参数组合,为临床个体化促进胫骨骨折愈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愈合;三维有限元;应力;仿真
白癜风症状最好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