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敬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多种活法,或平淡,或精彩,但是都逃不过命运最终的结局。我们不能决定如何与世界相遇,但可以决定与世界告别的方式……
3月3日上午,一位老奶奶在两名中年男子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走进南医三院ICU二区,“马医生,我有话跟你讲,老头子快不行了,我心里很难受,也不想再增加他的痛苦了,我们不按压,但我还是要帮他完成他的遗愿,他之前一直跟我们讲,如果将来有一天他不行了,他要做器官捐献,但现在他做不了了,烦请你们帮忙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帮老头完成他最后的心愿。”
据南医三院ICU马炜全医生介绍,老奶奶提到的老头子杭老是韶关科学院研究微量元素的一名老教授,2月28日早晨在家门口被摩托车撞倒后致使全身多处流血,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医院救治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加重,联系南医三院创伤救治中心后收治重症医学科二区。转入时杭老已是浅昏迷状,脉氧饱和度低至70%(正常脉氧饱和度一般不低于94%),当时已出现舌后坠等呼吸困难的表现,医院立即为杭老行了气管插管,并用呼吸机帮助呼吸,以改善杭老缺氧的症状。
3月1日杭老开始出现没有自主呼吸,在复查CT后影像学资料显示杭老已出现脑疝、大面积脑梗,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3月2日脑电图也提示不正常脑电图(平坦型脑电图),在告知家属杭老预后可能不乐观后,家属表示想为杭老做器官捐献。ICU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到了南方医科大学人体器官捐献中心周涛教授,周教授表示,由于杭老年龄大于55周岁,不太适合做器管捐献。
3月3日凌晨开始,杭老血压、心率在大量药物的支持下也难以维持,在和家属进一步沟通后,家属提出想把杭老的遗体捐献给大学做研究用。
据悉,杭老走后,马医生为其联系了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工作人员告诉杭老家属,杭老的遗体将供医学生做解剖教学用,解剖完毕后将直接送去火化,而且并不能保证杭老的遗体是完整的。家属还是表示很愿意去做,为了帮助杭老完成最后的遗愿。
据马医生介绍,在患者病情出现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尽量帮忙完成患者生前的遗愿,这是我们可以做的;对杭老来说,他所作出的这种选择对整个人类都是有意义的,他既是不能做器官捐献,他家属把他的遗体奉献出来给我们医学生进行解剖研究,一方面延续了杭老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会帮助到我们很多医学生的成长。
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家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对社会来说,遗体捐献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有极大的贡献。人体解剖,人体器官移植等都需要大量的遗体来源。对个人来说,遗体捐献是种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一种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人死了之后,身体对本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无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遗体捐献却都具体意义。一方面,人死了还想着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社会道德;另一方面,某些相信人死后可以通过器官的使用而使自己的生命光辉也照亮别人的生命。
喜欢的话,请记得到底部给小编点赞呦!
「新闻频道」
主管部门:南医三院宣传科
文章来源:南医三院重症医学科李桂林
编辑:孙巧巧
审稿:孙健
南医三院
您身边的健康管家
预约挂号科室医生
查报告单健康咨询
往期精彩回顾(点下方标题)女生节|“笑尿了”并不好笑,中老年女性警惕压力性尿失禁
厉害啦!专家微创技术拆除潜伏在老人腰间的“定时炸弹”——腹主动脉瘤
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教你乘飞机如何防耳鸣
当心
孩子哭闹大腿疼或是髋关节滑膜炎
健康报
十年磨一剑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写在南方医院转制移交十周年之际
南方日报
10年创业,华南地区骨科医疗龙头正在崛起
支招
痛“疯”的你,应该这样吃——
科普频道
臀纹、腿纹不对称竟然也是毛病?应警惕这个病
小心你的“小心脏”
六成冠心病人发病前没症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