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脑梗塞肢体偏瘫老人因股骨颈骨医院老年骨病科接受手术后,6小时即可下地活动,还没有疼痛的感觉,术后3天即出院,老人和家人乐得合不拢嘴。
麻醉科医生们在探讨患者的病情
患者刘某,72岁,因脑血栓导致偏瘫4年,前些日子不慎在家里摔倒,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来到哈市五院老年骨病科后,科室主任王少卿等人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决定给予其左侧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内科给予会诊,制定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控制原始疾病,预防术后心脑血管意外。麻醉科组织医生会诊,制定局部股神经阻滞结合全身静脉麻醉,术后多模式镇痛的麻醉方案。老年骨病科的医生们和麻醉科医生协作成功地为老人进了“LDAA入路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6小时老人就能离床负重行走,髋关节功能恢复。 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的股骨颈骨折在临床治疗中存在麻醉风险高术后康复慢、并发症多等问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以前手术术后5-7天下地,不能蹲便,不能盘腿,不能自己穿鞋,高龄患者难护理、容易脱位,需要二次手术治疗,术后限制多,给患者和家人都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和苦恼。
王少卿(左一)主任在正在为患者做手术
近年来,医院老年骨病科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临床,对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术前麻醉科、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协作,围手术期麻醉提前干预、术中全新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全新快速康复治疗,达到了功能恢复快,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反应小,髋关节脱位风险低,快速康复的目的。为了降低老年患者的麻醉风险,麻醉科先后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的局部神经阻滞技术,神经刺激仪辅助的局部神经阻滞技术。术后给予多模式镇痛和疼痛病房模式化管理。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 老年骨病科主任王少卿介绍,此手术方法微创切口10公分以内,不损坏后方关节囊,不切断任何肌肉组织,患者可以术后6小时离床,各种体位活动自如。麻醉的局部神经阻滞和术后多模式镇痛,使患者达到早期功能锻炼,早期康复的目的。解决了以往偏瘫患者怕术后脱位只能采用内固定术,术后终生坐轮椅,不能行走,还容易因为卧床引发各种并发症发生等难题。 据悉,老年骨病科在科室主任王少卿的带领下应用髋及膝关节人工假体治疗高龄老人骨关节创伤与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在老年骨伤骨病、骨不连、骨缺损及复杂创伤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完成老年骨折手术近千例,并成功完成90岁以上老年患者手术百余例,最高龄手术患者岁。来源: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点赞和分享转发!
有任何想法和建议,欢迎在文末留言!
责编:毛晓星审核:吕晓艳
赞赏